长期以来,国内做公益总是面临着复杂的信任危机。
就拿前阵子郑州水灾这事来说吧,前方灾情还没结束,网友们就着急开始清算了。
某品牌才因为捐款捐物被捧上天,一转头就被质疑实际捐赠不到位。
结果呢,品牌确实和基金会签了对应额度的框架协议,金额完全对得上,协议有项目周期,属于长线捐赠计划。网友质疑了个空。但这事能说网友无理取闹吗?也不能,毕竟出发点是好的,有些消息确实后续才公布。慈善和公益应该秉承透明和公开的原理,所有人都享有监督、监管的职责。与其去指责网友们刨根问底,不如透过现象看本质,找找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要我说,根源只有一个:我国慈善和公益事业的透明性还不足以捐赠者的需求。其实我也挺疑惑的。现代公益已经进入了公益数字化阶段,渠道更多、形式更广、门槛更低,完全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款项物资的公开透明,但为什么实现这一点的并不多呢?我自己也断断续续参加过一些公益捐赠,得到过比较明确反馈的确实比较少。有个培育导盲犬的项目,捐助以后可以得知导盲犬的近况;还有种树,至少我能看到树被种到哪里了;再就是腾讯公益的,他们会定期推送对应项目的报表给我,能看到相关数据。即便如此,结果还是比较笼统。就我的个人经验来看,通常涉及到实物与落地的,会比较容易收到反馈,比如修路啊修教室之类的,修好了多少会发些图展示一下。但是有些涉及到一些大病援助的内容,钱给出去就没了下文,患者的病情、近况常常无人告知。我们想了解这些,绝不是为了打探别人的隐私,只是希望确定自己的捐赠是有效的,希望自己的善意去到了应该去的地方,并不是凭空消耗在了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人们的善意是经不起太多消耗的。在长期缺失有效反馈的情况下,公益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被消解掉的。这显然不利于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不过最近,我倒是有了一点新发现。02我之前捐过一个叫做“女生加油计划”的项目,主要是给偏远地区的女孩子送生理用品、教育知识的。项目持续有阵子了。如果没有了解过,很多人可能很难想象,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很多女孩子既不了解月经,也用不起卫生巾。这些地区的孩子大多属于留守儿童,长期和家人分隔两地,她们的青春期没有家长的陪伴,也缺少了解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渠道。她们普遍面临着一种“月经贫困”。很多女孩子在遭遇月经初潮时,都是惶恐而羞愧的。她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误以为自己是生病了而感到害怕,但她们却不敢、也不知道同谁去讲这件事。这是生理知识的匮乏。她们也没有办法用更好的方法处理月经。在很多贫困家庭,她们用厚厚的草纸垫在内裤上,即使有孩子用过卫生巾,也是最便宜的那种,一用就是一整天,舍不得换。更干脆地,没办法处理,就直接不出门、不去上课。这是物质条件的匮乏。这种状况容易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没有条件解决月经问题,就不能上课,于是没机会走出去,只能继续生活在这里,等长大后重复与她们祖辈相似的生活。这是精神追求的匮乏。很多孩子就这样模模糊糊地与月经共处着。对于这些孩子们,直接捐钱其实意义不大。一方面,她们没有渠道学习正确的生理常识,意识到不到生理用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很糟糕,早熟的孩子们会更愿意把买卫生巾的钱存下来充当生活费或补贴家用。所以这个公益项目会直接准备好需要的卫生巾、内裤、洗衣液等实用性物品,以“小丫包”的形式发放给孩子们,还会有志愿者去到当地给她们讲解相关知识,强调其重要性。这个项目以前给到的反馈报告基本都是这样的:都是很直白的数据:收到多少捐赠,买了多少东西,帮了多少人。还有一些简单的内容展示。以及孩子们上生理课的照片。相对来说是不错,该有的都有。结果我每次看完的感觉还是:反馈了,但没完全反馈。仔细想想就能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受助人的形象是单薄的。图片传递出来的信息是片段式的,而单靠数字很难让人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我无法从以上信息中看到个体得到的帮助和可能带来的改变,而这些才是我希望了解的,是我捐款的初衷。但是现在,我收到的反馈中多了一段视频。其他人也可以从媒体报道中看到同样的内容。通过这个小小的视频片段里,我得到了远超于文字与图片的讯息。孩子们的情绪与她们经历的困境被展示出来。我能看到项目志愿者的行动。科普知识。沟通、谈心。发放干净的卫生巾和内衣裤。看了视频,我才比较有实感,感受到这个项目在正向运转,孩子们从中受益。直白点说就是,我的钱没有白花。据我了解,这个视频是腾讯公益“回响计划”的一部分。他们开始尝试用纪录片一样的真实视频替代文字、图片反馈给捐赠者,比如这个“英*回家”项目的视频也是他们提供的反馈之一。有些还提供直播反馈,能看到现场情况。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种形式让我看到自己捐出的钱是如何被用在受助者身上,并且给他们带来改变的。至少看完这个视频的我很满足,也愿意继续为这个项目做投入。我也看到了不少网友的评论。基本都是正常反馈,而且觉得这种形式能更好地让人看到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似乎就是公益透明的意义。03当然,“回响计划”作为现阶段的一种尝试,细究起来还是有不足之处。同样以这个项目为例,视频里展示出来的依旧是较为宏观的场景,是一间教室、一所学校,没能够细化为具体的人。视频的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孩子。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有机会听到那些女孩子的声音,听到她们的感受和想法。她们学到了什么?她们的生活因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们会不会有了更多、更大的梦想?......“月经贫困”并不只是生理上的困境,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加剧精神与生活的困境。从微小的日常用品入手,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她们的生活困难,更希望带去精神上的富足。如何展现这些细微、内敛的改变,或许可以成为“回响计划”未来的进化方向之一。另一方面,捐款、捐物的流动性依然是模糊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我捐了,有人收到了。中间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这就容易给人留下微妙的想象空间。一批需要进行采购的捐款,从哪里采购,采购的周期有多少,什么时间能让有需求的人都用上,而这些被采购的物资,会经由怎样的渠道,被送到了怎样的人手中,对方是否真的用到了,是否有给出一些真实的回应?是否可能让中间的环节也明晰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子链条,让捐赠人直观看到呢?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参与了一个捐书的项目,那么这笔钱的动向能以时间轴保持更新:它被存进项目基金,它被提取准备进行采购,它被支付给某公司完成采购,它采购到了某些图书,这些图书被存放入库,这些图书被运输到某地某学校,某个孩子读到了这本书,孩子的感想是这样的......这当然只是一个基础的想法,但我想表达的是,这些细碎而真实的信息也是捐助人希望看到的。当这些细节被填充完整,整个捐助过程便可以构成积极的回环,良性循环起来。或许这可以为公益组织借助数字化提高透明度、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一些思考与方向。04最后说说公益数字化。现在,大家都在聊“共同富裕”。撇开网友们的各类调侃不谈,“共同富裕”的确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其实官方给了答案:“三次分配”。何为“三次分配”,即以主体自愿为前提,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无偿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再分配。简单来说,“三次分配”是慈善与公益的另一种说法。那么,如何保证“三次分配”合理、有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益数字化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再讲个故事吧。武汉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江汉路上有位卖手工花的奶奶。奶奶的名字叫卢桂芝。多年前的一场大火,让她的手部与面部严重烧伤,儿子浑身烧伤,几近毁容,需要多次手术;后来,奶奶又捡到了一个患有天生血管瘤的弃婴。一家人的处境更艰难了。为了凑钱给孩子们手术治病,奶奶一直在街头摆摊做生意,以前给人理发、卖画,现在主要是卖自己做的手工花。奶奶的故事被报道后,很多好心人主动捐助,有医院主动提出给孩子们进行免费治疗;最近几年,还有基金会把奶奶列为支持对象,不断有捐款进来,想帮助他们。但是奶奶做了一个决定,她把这些多出来的善款全捐了。奶奶觉得,医院已经提供了免费治疗,那这笔钱就不需要了,可以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至于日常生活费,她自己可以挣。在公益项目的支持下,奶奶得到帮助,生活发生了不少改变,然后奶奶再把这些爱心接力下去,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希望给他们带去改变。这可以视作一个非常典型的“三次分配”案例。奶奶既是受益者,又是发起者。在这个过程中,公益数字化以视频作为载体,完成了对“三次分配”的监管。如果没有这种反馈,我们只会模糊知道奶奶收到了捐款,但对后续一无所知。如今,后半部分的内容被逐步补足了。借助这种反馈形式,我们明确知道自己的捐款捐物被“三次分配”到我们希望捐赠的人手中。这是件好事。公益绝不是捐钱就完事了,钱被用到哪里才更值得关心。还记得之前“春蕾计划”闹出的风波吗?年12月,有网友发现“春蕾计划”的赞助名单中出现了大量男童。此前,该项目一直明确表示自己是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而存在的公益项目。“春蕾计划”对此给出反馈,承认出现了资助男童的行为。他们也表明了态度,表示以后会吸取教训,还是挺诚恳地道歉了。当时有人觉得,捐的钱都是花在孩子们身上,是男是女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区别。不同的人对于公益有不同的倾向性。有人会倾向于援助动物,也有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