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血压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专家指出,近年来,高血压症状已越来越年轻化。无论是六七十岁的中老年人还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都患有高血压,大家都应予以警惕。我们到底离高血压还有多远?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它有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者的95%以上。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目前高血压多认外是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受噪声或不良的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因素: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生活习惯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摄入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吸烟等均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药物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其他疾病的影响:如肥胖、糖尿病等。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
心血管疾病: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出血,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病率越高。
肾脏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导致肾功能减退会,引发夜尿、多尿等一系列问题。
血管: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血、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如何防护高血压?远离高血压
减肥: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合理的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任何精神刺激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合理安排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心理平衡。
饮食调理: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及含钙高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西兰花、梨、苹果、奶制品、豆制品等,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蛋*、乌贼鱼等,忌烟酒。
积极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通经活络,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控制血压。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做到劳逸结合。安排合适的运动,如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对易激动的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环境。
外出活动和检查时应有人陪同以防晕倒受伤。
应遵医嘱坚持服药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诊。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