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爱之仁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系列报
TUhjnbcbe - 2024/10/20 16:09:00
    

▲在《朗读者》上,吴孟超展示了他常年

握止血钳和手术刀而向内侧弯曲的手指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

皮肤白皙、手指修长,灵巧有力、柔软温暖,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曲,那是常年握止血钳和手术刀的结果。

就是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把近名病人拉出生命的绝境。

就是这双手,传递一名医者的大爱之仁,给无数家庭增添了欢笑、温暖和希望。

同样是这双手,一边推开前行路上的荆棘,一边拉扯奋力攀爬的后辈,在一片荒地上筑起了中国肝脏外科的高楼大厦。

这双手,属于吴孟超,属于一名心系苍生、怀德如玉的新时代人民军医。

▲退休前,98岁高龄的吴孟超仍奋战在手术台上

63×48.5×40厘米,18公斤!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这组数据竟然属于一个肝脏肿瘤。

在海军医院院史馆,这个巨大的肝脏肿瘤标本,不仅会让观者对恐怖的癌细胞感到震惊,而且会产生一个疑问:这颗被称为“世界之最”的硕大“毒果”,是怎样从活生生的人体内剥离出来的?

年1月3日,早上刚上班,一名男子双手捧着大肚子撞开了诊室的门,张口就说要找“神医”吴孟超。见到吴孟超后,这名患者眼中燃起求生的“火焰”,哀求着说:“神医,求你救救我吧!”

吴孟超赶紧招呼病人坐下,仔细询问情况。病人叫陆本海,是一名来自安徽舒城的农民。9年前,陆本海的肚子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医院进行瘤体穿刺时,引起大出血,缺乏经验的医生好不容易才把血止住,只能小心地缝合关闭了腹腔。没想到,这个瘤子却越长越大,好似十月怀胎似的,到最后病人站立时都看不见自己的脚尖了。吴孟超经过仔细检查,诊断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这么大的肿瘤里面充满了血液,手术中一旦出现破裂,危险难以想象。会诊时,专家的意见很一致,做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不能做!

如果一个医生见到疑难病症就选择“后退”,那么将会有很多病人丧失活下去的机会。征求患者意愿后,吴孟超下定决心:做!

那是一次与“死神”的过招。手术中,吴孟超先做了一条不长的腹正中切口,初步探查后,再逐步扩大切口。当预定切口完全切开,巨大的紫色瘤体终于露出原形。瘤体上面顶入胸腔,下端侵入腹腔,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就像一头在笼子里折腾够了的野兽,趴在那里喘着粗气,让人不寒而栗。在医疗团队的辅助下,吴孟超一点一点地小心分离,整整12个小时后,这个重达18千克的瘤子才被完全切除。

▲年,吴孟超为安徽农民陆本海

成功地切除了重达18公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

直到今天,这个瘤子仍是“世界之最”,被国内外医学界广泛认可的又一个医学奇迹。确实,从医70多年,吴孟超的那双手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有人说,他手上长着“眼睛”。

年,一个日本医学代表团带着专业摄制组来到上海,想要记录下神乎其神的“吴氏刀法”。手术中,摄影师转来转去,始终对着吴孟超的手部拍摄。到肿瘤剥离时,吴孟超把手伸进病人腹内,头微微抬起来,一双眼睛望着天花板。

摄影师着急了,他没法将镜头伸进病人肚子里,只能把镜头尽量靠近吴孟超。然而,就在摄影师调整机器时,吴孟超已经把肿瘤剥离出来,拿在了手上。

整整一个上午,摄影师寸步不离地围着吴孟超,可就是找不到他的“核心秘诀”。其实,手术做到这个份上,腹腔内很多看不见的地方,吴孟超都是靠手的感觉,这完全源于他对肝脏结构的了如指掌。

年,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的湖北女孩王甜甜痛苦万分--她的中肝叶上长了一个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尽管早在年,吴孟超就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但直到40多年后,仍少有医生敢涉足这一“禁区中的禁区”。

经过多次会诊,不少专家建议进行肝移植。吴孟超却提出,肿瘤是良性的,只是手术难度大而已。如果做肝移植,患者还需要长期进行抗排斥治疗。慎重思考后,吴孟超决定,不做肝移植,手术切除这个肿瘤。

9月24日上午8点50分,吴孟超走上手术台。随着吴孟超的手在王甜甜的腹腔中小心翼翼地分离、切除,血渗了出来。护士递上消毒纱布,一块、两块、三块……用了10多块纱布了,血却还是止不住,甚至用吸管吸也不行,腹腔里的血越来越多。

手术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吴孟超快速寻找出血点,用手压住,用纱布塞住,但一根血管处理好了,另一根又出了问题。2个小时过去了,血还在继续往外渗;3个小时过去了,又出现了新的出血点;5个小时过去了,血还是没有止住。而此时,已经给王甜甜输了毫升血,相当于把她体内的血换了一遍……

晚上近7点,手术终于做完了,摘除的瘤子有9斤重,出血量达1.1万毫升,吴孟超创造的肝门阻断切肝法,前所未有地在一个手术中实施了4次。整整10个小时,时年82岁的吴孟超一直站着,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厕所。

5年后,王甜甜把自己的婚礼选在了吴孟超赋予她新生的这一天--9月24日。王甜甜说,这是她的“重生之日”。

双手托起患者生的希望,吴孟超几十年如一日,为一个又一个病人打开重生之门。

退伍老医院判了“死刑”,医生说他因肝癌晚期最多活不过6个月。

经过多方打听,年4月,罗永兴找到了吴孟超。检查发现,此时罗永兴的肝脏已经被癌细胞侵蚀了一半,手术难度非常大。

又是一次向极限的挑战。手术中,吴孟超顺着癌变肝脏一点点下刀,切除掉一半的肝脏,彻底将“病魔”从罗永兴的体内赶了出去。20多年过去了,如今已经70岁的罗永兴,依然健康地生活着。

▲年,95岁的吴孟超亲自主刀

为“时代楷模”获得者、“不忘初心的好民警”陈清州切除肿瘤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年,27岁的安医院。吴孟超为其检查后发现,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肿瘤靠近心脏动脉血管,手术中极易引发大出血。

有人好心劝说:“您这么大年纪了,就不要做这么复杂的手术了,万一出事,不怕一辈子的名誉受影响吗?”

“我的名誉算什么,有什么比病人的生命还重要?这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一个家庭的支柱,必须救!”吴孟超的话令闻者动容。在吴孟超的“生命之手”下,龚志龙很快康复出院。

一个日日目睹生命苦难的人,心中一定有着汪洋大海。不然,他的心怎么能盛得下那么多孤注一掷的托付?

对病人慈爱有加,对自己却近乎苛刻。吴孟超的床头有两个闹钟,他担心一个闹钟叫不醒,总是设置“双重保险”。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能让病人等医生”。一次,吴孟超巡查时发现,有个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却不见踪影。找来一问,原来这个医生有急事去病房了。“病人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上,又冷又怕,却没有医生,换你躺上去试试?”吴孟超大发雷霆,召开全院大会让这个医生做检查。

一次手术中,一位年轻的医生根据病情,为患者在肋下进行了“倒l型”开腹。吴孟超看见后,批评他口子开大了1厘米,“记住,切口小点,让病人少遭点罪,也是我们医生的职责。”

年龄越来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大,但吴孟超对病人的爱却一点也没有减少。

每次出门诊接收了病人,吴孟超都会用一张小便签纸,详细记录这名病人情况,有时还会画一张肝脏病变图,随时拿出来熟悉;手术前,他一定要亲自带患者去做b超,冬天担心检查用耦合剂挤在病人身上太凉,还会要求医生对耦合剂进行加温;术后连接双套管时,他要趴在旁边听2分钟,直到听到“滋滋”的声音才放心……

在全世界,肿瘤手术的费用都非常高,很多病人因为费用问题看不起病。为了让更多病人看得起病,吴孟超要求:医院的手术费、治疗费必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总是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千方百计为患者“省钱”。一直到现在,他们的手术均医院中仍是最低的。

那年,医院收治了一位来自浙江的农村妇女。手术后,吴孟超来查房,看着病例,他的眉头渐渐拧成了麻花。

“这个病人为什么要用先锋6号?还是进口的?”走出病房,吴孟超很严厉地问。

管床医生回答:“作为常规术后抗感染,现在大家都在用先锋6号,这个病人也就用了。”

吴孟超严肃地说:“你知道医疗费对这样的病人和家庭会带来多么大的经济负担?没有明显感染,术后又很稳定,为何不用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过去我们常用,效果也不错,又便宜。要多为病人着想才对呀!”

▲冬天查房,吴孟超总是先把手捂热再去触诊

眼中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护理部主任叶志霞与吴孟超共事多年,亲眼目睹了吴孟超很多暖心的“小动作”。冬天出诊,吴孟超总是先把手搓热、把听诊器焐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查房时,吴孟超总是习惯上前拉着病人的手拍一拍,摸摸头,还用自己额头贴着病人额头试体温。要知道,大多数病人患有肝炎等传染性疾病,身边人都避之不及。吴孟超的手一搭上去,很多病人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年,吴孟超到南美洲某国开会,转了两次飞机,凌晨一点才回到上海。一下飞机,听到有个病人情况不太好,需要尽快手术时,吴孟超立即打电话安排手术、调整第二天的门诊时间。担心来门诊的患者空等,吴孟超特意交代提前通知。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跨越太平洋、仅休息了不到5个医院,看到诊室前贴着门诊调整时间的告示,才放心进入手术室。

手术结束后,吴孟超又赶紧赶到门诊,对等待的患者们深深鞠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

那一刻,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送给一名老军医视患如亲的深厚情怀。

这么多年,吴孟超不仅收获着病人的掌声,也收获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念。

年,吴孟超为一名叫朱科娜的4个月大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19年后,长大成人的朱科娜护校毕业,来到吴孟超身边成为一名护士,用自己的力量为病人送去爱心和温暖。

多年前,一名老兵患上黄疸性肝炎,医院求医未果。抱着最后的希望,老兵和姐姐来上海找到吴孟超。手术成功,老兵最终得救。

为了感念吴孟超的救命之恩,老兵的姐姐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王孟超”。又是一次爱心的蓄积和绽放。王孟超长大后考上原第二军医大学,博士毕业后奔赴部队医疗一线,亲身践行着吴孟超“始终将把病人驮过河”的从医誓言。

年,在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的舞台上,主持人董卿读了和吴孟超搭档30多年的护士长程月娥写给他的信:“一次手术后,吴老靠在休息室的椅子上,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轻轻地叹气道:如果哪一天我真在手术室倒下了,记得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到我一脸汗水的样子……”

掌声,在现场响起;泪水,在脸上流淌。吴孟超的仁心大爱,深深地打动了节目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每一名观众。

▲年,吴孟超将获得的各类奖金全部捐出,

成立了“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

有心者发现,吴孟超对肝胆事业发展的医者大爱,从一组床位数据上可见一斑。

年,医院成立单独的肝胆外科,有40张床位;

年,肝胆外科获准成立了医院的“院中院”,有了张床位;

年,独立建成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3医院扩建,床位又增加到张。

年,落户嘉定的安亭新院正式运行,床位又增加了张。同时,国家肝癌科学研究中心也正式运行。

从这组床位数据的发展演变,可以透视出从肝胆外科到安亭新院这“四大平台”的建成,是吴孟超带头在肝胆外科事业上的“四次腾飞”。

这“四次腾飞”,凝聚着吴孟超毕生的心血。6年,吴孟超联合医学界6位院士,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关于“集成式开展肝癌研究”的报告。就是这份报告,预示着他们向肝癌的彻底预防和治疗发起了“集团式进攻”。

此时,吴孟超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站在职业辉煌的顶点上,他牵挂的却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民族的未来,关键在人。上世纪80年代,吴孟超已经蜚声世界肝胆外科领域,然而要想让中国的研究水平再上一层楼,吴孟超深知,仅靠一两个人是不行的,庞大的人才群体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年,吴孟超将学生派往美医院学习深造。这一次,吴孟超让国外科研平台与国内实验室对接,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肝胆外科快速发展蓄积起庞大的“智慧库”。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生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年冬天,吴孟超和恩师裘法祖联合推荐到德国留学的王红阳,已从乌尔姆大学博士毕业,正在德国科学院马普化研究所工作。当时,王红阳在德国肝癌研究领域已取得不少成果。

一天下午4点多,王红阳突然接到吴孟超的电话。原来,吴孟超刚在德国开完会,想要去看望王红阳。

当天正风雪交加,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王红阳一想到吴孟超年纪那么大,路上到处都是冰雪,便急忙说:“老师,还是我去看您吧。”

“我有特别重要的事要和你商量,你在家等着,我已经出发了。”电话那头,吴孟超语气坚定。

王红阳左等右等,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吴孟超浑身都是雪。因为雪天路难行,原本3个小时的路程,吴孟超足足走了6个小时。

来不及拍打身上的雪,吴孟超便说:“我向学校党委汇报过了,要把你请回国内,这次来,就是和你商量这件事。”

那天,王红阳被吴孟超深深感动了。中国肝胆事业有这样一位领路人,何愁没有发展前景?不久,王红阳带着整整一集装箱的资料和仪器回国,开启了肝癌基础研究的探索之路。

在吴孟超不大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简朴的书柜。书柜旁的一块白板上,写着“会做、会说、会写”6个字。吴孟超说,这六字箴言是他的恩师裘法祖教授当年教给他的。他把这6个字也同样教给了自己的学生。90多岁的吴孟超,依然坚持每周至少完成3台手术。他说:“我自己身体还可以,而且通过实际手术,可以更好地带教年轻人,培养年轻医生。”

▲吴孟超甘为人梯,

他的细心、耐心是学生永远都要学习的

年,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国家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吴孟超立即提出申报肝胆医学硕士点。由于“文革”阴影尚在,不少教授心有余悸。连一向支持他工作的老伴,也劝他等一等。可吴孟超激动地说:“我等这一天等了十来年,事业急需人才,不抓住这个机会,要后悔一辈子。”他第一批申报了硕士点,第一批招收了研究生,又第一批申请成立了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从上世纪50年代末成立“肝脏外科三人研究小组”开始,到年组建国内首个肝胆外科,再到一手创立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研究中心,医院成为亚洲唯一、世界最大,集医教研为一体,“院所合一”医院。

年,吴孟超将获得的各类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成立了“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他又将国家和总后奖励的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医院依托吴孟超的医学基金,设立多项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资助优秀人才。其中,“青年人才医疗科研启动基金”选拔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领导水平高的中青年专家担任科室主任,使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迅速成长。如今,医院已形成了以吴孟超为核心的人才梯队,被国内外学界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人才的“黄金高地”。

从医70多年,吴孟超先后培养出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大多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现在,以吴孟超名字命医院和他遍布全国各地的学生,以点点星光照亮中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广袤星空,践行着吴孟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挚信仰。

披肝沥胆一辈子,有这样饱含深情的一段话,是吴孟超最真挚的愿景。

他说:“我已经90多岁了,还能做多久?不知道。因此,我们要赶紧建立平台,借助平台快培养人才,快出人才。有了人才、有了平台,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吧?到那时候,我在天上看……”

仰望星空,天上确实有一颗“吴孟超星”,在不知疲倦地散发着光芒,一如吴孟超的初心,明亮永恒。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爱之仁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系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