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CT技师上岗证考试收藏题二
TUhjnbcbe - 2020/11/25 1:14:00

1.常规CT扫描是指:

A.CT平扫B.增强扫描C.定位扫描D.动态扫描E.目标扫描

2.上腹部CT扫描范围包括:

A.脾脏的上、下界B.肝脏的上、下界C.胰腺的上、下界D.肝脏上界-肾脏下界E.肝脏上界-胰腺下界

3.CT扫描中正确定位的意义是:

A.减少扫描时间B.标注扫描方位C.减少扫描工作量D.减少不必要扫描E.减少对比剂用量

4.CT平扫不能显示的病变是:

A.血管壁钙化B.肾阳性结石C.夹层动脉瘤

D.支气管扩张E.肺间质纤维化

5.不属于CT平扫注意事项的是:

A.准确定位B.作必要的记录C.选择正确的延迟扫描时间D.四肢检查尽可能双侧同时扫描E.体位、方向须准确标明

6.以下关于CT增强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将对比剂注入体内后进行扫描的方法B.其作用是增加体内不同组织间的对比度C.血供丰富的组织或器官强化明显D.能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E.CT检查都需进行增强扫描

7.CT增强扫描是为了:

8.CT增强扫描的作用是:

A.提高Z轴分辨率B.提高空间分辨率C.减少患者的X线剂量D.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E.增强感兴趣组织或结构的对比度F.提高Z轴分辨率G.提高空间分辨率H.减少患者的X线剂量I.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J.提高定性诊断正确率或小病灶的检出率

9.以下哪项应做增强扫描:

A.颅内肿瘤B.脑萎缩C.颅脑外伤D.急性脑出血E.颅颌面畸形

10.不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是:

A.肺栓塞B.夹层动脉瘤C.冠状动脉狭窄D.肺纤维化E.肝脏肿瘤

11.X线球管固定不动的CT扫描方式是:

A.容积扫描B.螺旋扫描C.薄层扫描D.定位扫描E.多期扫描

12.仰卧位病人欲获得正位定位相时,其球管或检测器应在几点钟位置:

A.1点钟B.3点钟C.6点钟D.9点钟E.12点钟

13.对某一层面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重复扫描的CT扫描方式是:

A.多期扫描B.目标扫描C.重叠扫描

D.动态多层扫描E.动态序列扫描

14.动态扫描的作用是:

A.能获得对比剂的时间增强曲线,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B.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C.提高图像的密度分辨率

D.减少病人辐射剂量E.减少部份容积效应

15.对感兴趣的部位或层面作较薄的层厚层距扫描称:

A:目标扫描B:多期扫描C:重叠扫描D:动态多层扫描E:动态单层扫描

16.缩小扫描野的CT扫描方式称为:

A.薄层扫描B.放大扫描C.多期扫描D.重叠扫描E.增强扫描

17.薄层扫描是指层厚小于多少的扫描?

A.2毫米B.3毫米C.5毫米(此题答案为C,5mm)D.7毫米E.10毫米

18.超薄层扫描是指层厚小于多少的扫描?

A.2毫米B.3毫米C.5毫米D.7毫米E.10毫米

19.CT薄层扫描的作用是:

A.减少球管损耗B.减少运动伪影C.减少扫描时间

D.减少患者辐射剂量E.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20.常规需行CT薄层扫描的是:

A.纵隔病变B.颅脑外伤C.肝巨大血管瘤D.肾上腺病变E.腹膜后病变

21.以下组合哪项属于CT重叠扫描?

A.层厚10mm,层距10mmB.层厚5mm,层距10mmC.层厚5mm,层距5mmD.层厚10mm,层距5mmE.层厚10mm,层距15mm

22.CT重叠扫描的作用是:

A.减少球管损耗B.减少运动伪影C.减少扫描时间D.减少患者辐射剂量E.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23.重点观察肺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应采用:

A、高分辨率扫描B、重叠扫描C、薄层扫描D、放大扫描E、增强扫描

24.关于高分辨率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较薄扫描层厚B.采用高分辨率算法C.能减少图像噪声

D.能提高空间分辨率E.能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25.颞骨岩部病变,常采用的CT扫描方式是:

A.增强扫描B.动态扫描C.目标扫描D.多期扫描E.高分辨率扫描

26.关于CT多期扫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对比剂以后的一种扫描技术B.减少患者射线量C.采用非螺旋扫描D.层厚大于层距E.层厚小于层距

27.关于CT灌注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等渗对比剂B.经静脉滴注对比剂C.在对比剂首过时间窗采集数据D.对选定层面进行快速、连续扫描E.利用灌注软件测量像素值的密度变化

28.不是CT灌注成像需计算的参数是:

A.灌注量B.相对组织血容量C.相对组织血流量

D.组织总容量E.平均通过时间

29.关于CT心脏门控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专用的心脏门控装置B.采用非螺旋扫描技术C.对比剂采用静脉团注法D.专用心脏门控的图像重建方法E.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门控技术

30.对Z轴分辨率影响最大的是:

A.扫描视野B.扫描范围C.扫描层厚D.图像矩阵E.重建算法

31.以下关于CT血管造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无创或少创检查B.检查无任何禁忌征C.由于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易使血管边缘模糊D.在一定范围内能替代常规血管造影E.当血管走行与扫描平面平行时,血管显示较差

32.关于CT透视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滑环技术为基础B.快速图像重建C.连续图像显示

D.采集速率大于20幅/秒E.应用专用图像重建处理硬件

33.CT透视相邻二幅图像之间球管旋转的角度是:

A.150B.300C.600D.900E.1800

34.为减少辐射剂量,CT透视时应严格控制:

A.曝光时间B.球管电压C.扫描层厚D.扫描视野E.球管旋转速度

35.以下关于曲面重组的描述,错误的是:

A.曲面重组是多平面重组的特殊形式B.该方法可使弯曲器官拉直、展开,显示在一个平面上C.有时会造成人为的伪影D.获得的是三维图像E.不能真实反映被显示器官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

36.以下关于表面阴影显示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逼真显示骨骼系统的空间解剖结构B.能正确的测量距离和角度C.能清楚显示物体内部结构D.不能提供物体的密度信息

E.有时不能区分血管钙化和对比剂

37.以下关于最大密度投影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常用的三维成像显示方法B.其投影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C.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D.不能区分血管钙化和对比剂E.主要用于具有相对高密度的组织和器官

38.图像后处理方法中,数据处理量最大的是:

A.多平面重组B.仿真内窥镜C.容积再现成像

D.最大密度投影法E.表面阴影显示法

39.器官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显示效果最好的图像后处理方法是:

A.多平面重组B.仿真内窥镜C.容积再现成像

D.最大密度投影法E.表面阴影显示法

40.属于离子型对比剂的是:

A.优维显B.碘比乐C.安射力D.欧乃派克E.泛影葡胺

41.离子型对比剂引起低血钙的原因是:

A.弱亲水性B.存在羧基C.高离子性D.高渗透性E.化学*性

42.与非离子对比剂的亲水性相关的因素是:

A.渗透压B.碘含量C.颗粒数量D.羟基数量E.羧基数量

43.CT增强扫描常用的对比剂注射方法是:

A.静脉滴注法B.静脉团注法C.静脉滴注团注法D.静脉团注滴注法E.静脉多次团注法

44.以下哪项不属于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症状:

A.恶心、呕吐B.高烧C.喉及支气管痉挛D.血压下降E.皮肤荨麻疹

45.发生严重碘对比剂过敏反应时,不当的处理措施是:

A.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B.送急诊室抢救C.建立静脉通道

D.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E.迅速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

46.胸部CT检查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目的是:

A.缩短扫描时间B.预防呼吸困难C、避免检查中咳嗽

D.防止病人产生紧张情绪E.避免呼吸运动产生伪影

47.腹部CT检查前一周内不能行胃肠钡餐造影的原因是:

A.肠道内遗留的钡剂会产生伪影B.会增加碘过敏的机会

C.易误诊为胆囊结石D.易误诊为泌尿系结石E.腹部CT检查能替代胃肠钡餐造影

48.开始检查病人前CT机应做的准备工作是:

A.X线球管预热或校准CT值B.不配合病人给予镇静剂

C.审核CT检查申请单D.训练受检者的呼吸E.去除被检部位金属物

49.训练X线球管的目的是:

A.提高探测器精度B.提高图像质量C.保持CT值正确性D.避免球管损坏E.避免环境变化引起扫描误差

50.目前CT图像的存储格式大多采用的标准是:

A.JPGB.DICOM3.0C.TIFD.GIFE.BMP

51、以下颅脑CT扫描的准备工作中,横断面扫描时可忽略的是

A、必须摘除假牙B、摘除头部发夹及金属饰物C、告知患者检查的注意事项D、不合作患者可采用药物镇静E、婴幼儿患者需要口服水合氯醛

52、表示听眶线的英语缩写是

A、RBLB、EMLC、OMLD、SMLE、CBL

53、关于颅脑CT扫描体位和扫描范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顶颏位冠状面扫描时患者仰卧位B、横断扫描时患者常规采用仰卧位C、横断扫描的扫描基线可酌情变化D、鞍区垂体冠状面扫描的后界应包括鞍背E、横断扫描的上界应达侧脑室体部上方约2cm处

54、以下病变行颅脑CT增强扫描时,需要增加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的是

A、脑肿瘤B、动静脉畸形C、等密度血肿

D、亚急性脑损伤E、继发性脑组织病理改变

55、以下颅脑CT扫描图像的显示中,窗口技术运用不当的是

A、脑萎缩可适当调低窗位B、小儿颅脑应适当调低窗位

C、颅底层面可适当调高窗位并增大窗宽D、病灶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时可调宽窗宽E、软组织窗应使脑白质和灰质有良好对比

56、颅脑CT扫描时,扫描上界需要达到顶叶皮质的是

A、观察基底节病变B、怀疑脑萎缩的患者C、怀疑听神经瘤的患者D、怀疑脑血管畸形的患者E、观察内囊、外囊区域病变

57、以EML为扫描基线,层厚、层距10/10mm的颅脑CT横断面图像中,Willis血管环应显示在

A、松果体平面B、鞍上池平面C、第三脑室平面

D、侧脑室体部平面E、四脑室下方平面

58、以下不属于眼部CT检查适应证的是

A、眼部异物B、眼部炎症C、眶内占位病变D、先天性屈光不正

E、视网膜剥离的病因诊断

59、关于眼及眶部CT扫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常规采用横断面B、确定眼内异物方位可作冠状位扫描

C、横断面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到海绵窦D、观察视神经病变以听眶线为扫描基线E、冠状位扫描有助于判断眶顶骨折及程度

60、关于眼及眶部CT扫描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常规采用非螺旋扫描模式B、扫描层厚、层距通常为3~5mm

C、扫描时需闭眼并保持眼球固定D、增强扫描的扫描延迟时间为70秒

E、血管性病变应做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61.眼部的冠状面CT扫描图像中,显示眼球径面最大的是

A.眶后层面B.眼球后层面C.眶尖部层面

D.眶前缘层面E.眼球赤道附近层面

62、关于耳部扫描体位的选择,正确的是

A、观察乙状窦壁应采用冠状面扫描B、观察水平半规管应采用冠状面扫描C、观察内耳道横嵴应采用横断面扫描D、观察鼓膜嵴病变应采用横断面扫描E、观察外耳道前后壁应采用冠状面扫描

63、颞骨扫描常规检查方式是

A、横断面扫描B、冠状面扫描C、矢状面扫描

D、横断面+冠状面扫描E、横断面+矢状面扫描

64、耳部横断面扫描不能显示鼓室的

A、前壁B、后壁C、内壁D、下壁E、外壁

65、关于耳部CT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不需作增强扫描B、须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C、扫描层厚、层距采用2mm甚至更低D、增强扫描须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E、高分辨率扫描的图像只需用骨窗显示

66、以听眉线为基线,层厚、层距2mm的耳部横断面CT扫描,在咽鼓管层面不能显示的结构是

A、外耳道B、乙状窦C、颈静脉孔D、颈动脉管E、后半规管

67、扫描基线平行于上颌窦后壁,层厚、层距2mm的扫描,耳部冠状面CT扫描,镫骨应显示在

A、锤骨层面B、卵圆窗层面C、咽鼓管层面D、后半规管层面E、耳蜗前部层面

68、关于鼻窦和鼻咽部CT扫描技术,错误的是

A、以横断面扫描为主B、一般可不作增强扫描C、颅底病变以冠状面扫描为好D、观察颅底骨质破坏时应采用薄层扫描E、横断扫描的扫描基线垂直于上颌窦底壁

69、鼻窦及鼻咽的横断面CT扫描,蝶窦的影像通常显示在

A、软腭层面B、颅底层面C、鼻咽层面D、鼻中隔层面E、上颌窦开口层面

70、关于唾液腺CT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做冠状面扫描B、通常需要进行增强扫描C、扫描基线可采用听眦线D、扫描范围从外耳道下缘至下颌角水平E、注意避开牙齿的金属填充物,必要时改换机架角度

71、唾液腺CT扫描图像的显示窗位应根据

A、腮腺CT值调整B、嚼肌CT值调整C、下颌支CT值调整D、软组织CT值调整E、颌下腺CT值调整

72、关于喉咽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采用软组织模式连续扫描B、采用侧向定位片,层厚、层距5mm

C、仰卧,头后仰使颈部与床面保持平行D、扫描范围从舌骨平面至主动脉弓上缘E、扫描基线与喉室平行,使扫描线与椎间隙平行

73、喉部CT检查,欲观察声带活动和梨状窝状况时,扫描期间患者应

A、平静呼吸B、平静屏气C、持续呼气D、瓦氏呼吸屏气E、持续发“啊”声

74、关于甲状腺CT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气管两侧及前缘B、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C、下极至第6气管环水平D、通常密度低于周围组织E、注射对比剂后密度增高

75、CT图像中颈部淋巴结的CT值约为

A、10~20HUB、20~30HUC、30~40HUD、40~50HUE、50~60HU

76、胸部CT平扫无法明确诊断的是

A、包裹性气胸B、肺动脉内肿瘤D、胸膜下肺大泡E、胸膜增厚范围及程度

77、胸部CT扫描时,需采用俯卧位的是

A、了解胸水流动性B、肺癌的分期诊断C、测量肺内病变大小D、观察肺内肿物形态E、观察肺弥漫性病变

78、婴幼儿的胸部增强扫描的对比剂注射剂量,一般每次检查根据体重以

A、1.0ml/kg计算B、1.5ml/kg计算C、2.0ml/kg计算D、2.5ml/kg计算E、3.0ml/kg计算

79、横断面肺部CT扫描,主动脉弓通常显示在

A、第三胸椎平面B、胸锁关节平面C、第四胸椎平面D、第五胸椎平面E、第五胸椎下缘平面

80、关于肺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扫描层厚的选择应小于病灶直径B、屏气不佳可增加图像的运动伪影C、肺间质病变应选薄层高分辨率扫描模式D、增强扫描的扫描模式和参数须与平扫相同E、增强扫描欲观察细微结构时应选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

81、上腹部CT检查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的作用是

A、增加图像对比度B、显示胃肠道内病变C、显示总胆管下端阳性结石D、增加胆囊及胆道系统密度E、使胃肠道充盈,与欲观察部位鉴别

82、腹部CT扫描的患者准备工作中,与图像的清晰度有关的是

A、禁食B、胃肠道清洁C、碘过敏试验D、呼吸屏气训练E、口服低浓度碘水对比剂

83、小儿腹部CT增强扫描的对比剂用量应根据体重调整,一般每次用量为

A、0.5ml/kgB、1.0ml/kgC、1.5ml/kgD、2.0ml/kgE、2.5ml/kg

84、CT的图像显示中的类骨窗(窗宽W~、窗位C~)可用于观察

A、脂肪肝的图像B、胆囊造影的图像C、心包钙化的图像D、肺间质病变的图像E、多发性肝囊肿的图像

85、肝脏、胆道系统的CT图像的显示推荐选用腹窗,其窗宽和窗位是

A、W~,C40~50B、W~,C30~50C、W~,C30~35D、W~,C20~30E、W~,C~

86、CT增强扫描时,肝组织密度提高,因此CT值将增加约

A、10~20HUB、20~30HUC、30~40HUD、40~50HUE、50~60HU

87、胰腺扫描重点观察胰头时,可选择的特殊体位是

A、俯卧位B、右侧位C、左侧位D、头高足低位E、头低足高位

88、肾脏CT增强扫描,需要进行5分钟后延迟扫描的病变是

A、肾动脉狭窄B、肾实质病变C、肾盂源囊肿D、肾皮质囊肿E、肾上腺腺瘤

89、腹膜后腔CT检查的扫描范围是

A、自横隔向下至髂动脉分叉B、耻骨联合下缘向上至膀胱顶部

C、自胰腺上方1cm至髂动脉分叉D、自胰腺上方1cm向下至膀胱下缘

E、自胰腺上方1cm至耻骨联合下缘

90、腹部CT图像的显示选用软组织窗,对缺少脂肪衬托的患者,为改善显示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

A、调低窗位B、调高窗位C、调大窗宽D、调小窗宽E、采用类骨窗

91、肝脏的左内叶和右前叶之间为

A、肝左静脉B、肝中静脉C、肝前静脉D、下腔静脉E、肝右静脉

92、腹部横断面CT扫描,第一腰椎椎体水平层面不能显示的结构是

A、脾静脉B、肾上腺C、门静脉D、胰头钩突E、胰腺体尾部

93、关于椎体和椎间盘CT检查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扫描基线通常根据侧位定位片确定B、颈椎一般只扫描椎体,不扫椎间盘C、腰椎扫描,双腿抬高使腰椎生理弧度减少D、颈椎扫描,头部略垫高使椎间隙与床面垂直E、椎间盘检查应使机架倾斜与扫描的椎间隙平行

94、颅内动脉CTA的扫描范围是

A、从鞍底至鞍底上5cmB、从鞍底下1cm至鞍底上3cm

C、从鞍底下2cm至鞍底上3cmD、从鞍底下1cm至鞍底上5cm

E、从鞍底下2cm至鞍底上5cm

95、关于冠状动脉CTA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采用步进扫描模式B、冠状动脉平扫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C、冠状动脉CTA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D、冠状动脉CTA采用回顾性心电触发E、冠状动脉CTA采用螺旋扫描模式

96、腹主动脉CTA不能显示的血管是

A、肾动脉B、脾动脉C、无名动脉D、腹腔动脉E、肠系膜下动脉

97、采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给药的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最长的是

A、脑动脉B、门静脉C、肝动脉D、冠状动脉E、颈内动脉

98、与CT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无关的是

A、螺距B、管电流C、管电压D、机房屏蔽E、后准直器

99、X射线电离后产生的电子计量单位是

A、QB、mSvC、mGyD、mAE、D(z)

、关于CT剂量指数测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离室的放置应平行于患者纵轴B、电离室的放置应与X射线束平行C、电离室须放置在专用体模内测量D、体模各部位所测的射线剂量不同E、常用体模为直径16cm和32cm两种

、以下CT检查的患者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A、减少重复扫描B、控制扫描范围C、扩大扫描视野D、优化辐射曝光参数E、扫描区以外的屏蔽防护

.对增强扫描原理和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B.不同的病变性质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C.当两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加大时,图像对比增加D.增强扫描使病变组织的密度、形态、大小显示更为突出E.增强扫描主要是增加组织间的天然对比

.离子型对比剂引起副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A.高渗性使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升高B.高渗性使血管内皮细胞脱水C.高离子状态使其分子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D.弱亲水性增加了药物的化学*性E.离子型对比剂不能破坏血脑屏障

.CT增强扫描,应用最广泛的静脉注射法是:

A.点滴灌注法B.单次大量快速注射法C.滴注-大量快速注射法D.大量快速注射-滴注法E.多次大量快速注射法

.非离子型对比剂与离子型对比剂比较,唯一的缺点是:

A.含碘浓度高B.造影效果好C.*性小D.副作用少E.价格贵

.CT检查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辐射具有的特点是:

①散射线相对少②线质硬,穿透性强,被人体吸收少③X线的利用率高④是相对单一的高能射线⑤检查同一部位时,辐射量小于常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E.①②③④⑤

.人体一次接受多层CT扫描是安全的,因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应该控制申请CT检查B.为追求图像质量,不应该降低扫描条件

C.扫描层厚应尽量的薄D.每一例患者都应该行增强扫描E.对患者进行训练,取得配合,以减少不必要的重扫

.人体最易受辐射损害的组织或器官是:

A.生殖腺、造血组织B.眼晶体、毛发、汗腺C.脑、肺、肝

D.甲状腺、骨关节E.脂肪、结缔组织

.急性颅脑外伤,选择CT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了解病情B.解除病人痛苦C.迅速、准确地定位颅内血肿及脑挫伤D.进行治疗E.随诊复查

.颅脑CT检查前准备工作不包括:

A.向受检者做好解释工作B.做好屏气训练工作C.要求受检者体位保持不动D.必要时给予药物镇静E.要求受检者摘掉头上饰物

.CT检查对不合作的婴幼儿,口服水合氯醛镇静剂的安全剂量为:

A.每公斤体重0.50~0.75mgB.每公斤体重50~75gC.每公斤体重50~75mgD.每公斤体重~mgE.每公斤体重5~7g

.常规CT检查时,下列操作与左右标记无关的是:

A.确定仰卧位B.确定俯卧位C.确定头先进D.确定足先进E.确定头架类型

.下列影响CT图像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

A.调整窗宽、窗位B.按照解剖顺序拍片C.必要的放大或缩小组合

D.必要的测量技术E.图像边框黑白的选择

.不需要做眼部CT检查的是:

A.眼部炎症B.眼部外伤C.假性近视D.眼眶肿瘤E.球内异物

.眼部轴位扫描与颅脑轴位扫描的相同点是:

A.扫描层厚B.扫描层间距C.扫描体位D.扫描范围E.扫描视野

.欲观察眼眶微小病变,应采用:

A.放大扫描B.超薄层扫描C.标准算法重建D.缩短扫描时间E.以上都是

.眼部骨组织图像显示的窗宽、窗位是:

A.W~2,C~B.W0~5,C~0C.W~,C30~60D.W-~-,C30~60

E.W-~-2,C~

.眶内肿瘤CT扫描不能显示的是:

A.肿瘤形态B.肿瘤大小C.肿瘤位置D.肿瘤与邻近组织关系E.肿瘤的病理组织分类

.不属于耳部CT检查适应证的是:

A.耳部外伤B.耳部肿瘤C.耳部炎性病变D.听小骨畸形E.耳廓畸形

.不属于先天性耳部疾病的是:

A.耳廓畸形B.外耳道闭锁C.鼓室壁缺如D.听骨链发育不全E.中耳乳突炎

.内耳采用HRCT扫描特点是:

A.显示范围变大B.影像层次丰富C.空间分辨率高D.密度分辨率高E.信噪比降低

.CT扫描,听小骨应显示在:

A.外耳B.中耳C.内耳D.骨岬后部E.咽鼓管开口

.副鼻窦CT扫描,参数的选择,正确的是:

A.扫描层厚10mmB.扫描层间距10mmC.采用大扫描野D.同时采用骨算法重建E.降低条件薄层扫描

.副鼻窦CT,需作增强扫描检查的疾病是:

A.副鼻窦炎B.鼻腔息肉C.上颌窦癌D.先天畸形E.颌面部外伤

.CT图像中只显示一侧鼻窦的扫描方式是:

A.轴位扫描B.冠状位扫描C.矢状位扫描D.定位扫描E.增强扫描

.后鼻孔闭锁症,显示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A.副鼻窦柯氏位B.副鼻窦侧位片C.副鼻窦瓦氏位D.副鼻窦横断CT扫描E.副鼻窦正位体层摄影

.上颌窦五个骨壁的论述,错误的是:

A.内侧壁相当于鼻腔的外侧壁B.顶壁即眶顶壁C.前壁即上颌骨的面壁D.后外侧壁由前外侧向内后倾斜,与颞下窝和翼腭窝毗邻E.底壁为上颌骨的齿槽骨

.有关口咽部CT扫描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起软腭水平,下抵环状软骨B.上起上颌齿槽突,下抵舌骨

C.上起海绵窦,下抵上颌齿槽突D.上起下颌齿槽突,下抵会厌软骨

E.上起下颌齿槽突,下抵环状软骨

.咽部增强扫描观察目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使大血管显示更佳B.对病灶定位定性有帮助C.可以鉴别血管与淋巴结D.可区分开大体解剖结构E.有助于对肿瘤的鉴别诊断

.正确的咽部CT扫描参数是:

A.层厚、层间距10mm连续扫描,扫描野18~20mm

B.层厚、层间距15mm连续扫描,扫描野18~20mm

C.层厚、层间距5mm连续扫描,扫描野25~30mm

D.层厚、层间距5mm连续扫描,扫描野18~20mm

E.层厚、层间距10mm连续扫描,扫描野25~30mm

.鼻咽横断面CT扫描,不应显示的部位是:

A.鼻咽腔B.上颌窦C.咽鼓管开口D.悬雍垂E.咽旁间隙

.下列喉部疾病少见的是:

A.喉炎B.喉癌C.喉异物D.喉水肿E.喉部良性肿瘤

.有关喉部CT扫描体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B.头下枕物C.双肩下垂D.颈部过屈E.头部固定

.喉部CT扫描患者双肩下垂的意义在于:

A.减少颈部厚度B.防止与扫描机架碰撞C.防止肩部伪影产生

D.患者体位舒适E.扫描孔径的限制

.有关喉部CT扫描范围与基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定扫描范围和基线,在侧位定位片中决定B.确定扫描范围和基线,在正位定位片中决定C.扫描范围上至舌骨下至环状软骨下缘D.扫描范围上至C3上缘下至C6下缘E.扫描基线可与中段颈椎间隙保持一致

.喉结节平面CT轴位图像中,甲状软骨的形态是:

A.∧形B.О形C.∪形D.∩形E.С形

.下列CT检查,患者扫描前的准备工作最简单的是:

A.肾脏CT扫描B.肝脏CT扫描C.涎腺CT扫描D.子宫CT扫描E.前列腺CT扫描

.常规下可以进行冠状位扫描的是:

A.胸部CT扫描B.腰椎CT扫描C.盆腔CT扫描D.涎腺CT扫描E.股骨CT扫描

.腮腺冠状位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俯卧或仰卧B.头摆成顶颏位或颏顶位C.头矢状面与床面垂直D.扫描基准线为COR与听眶线垂直E.扫描范围从颈后部到颈前部

.涎腺造影联合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行涎腺造影,对含有对比剂的腺体扫描B.应扫正、侧位平片,以显示腺体及管道的位置、走行、形态和分支C.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明确肿瘤来源和侵占范围D.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清楚显示末梢导管扩张、腺泡萎缩E.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明确肿瘤组织学的诊断

.显示颞颌关节半月板,较好的检查方法是:

A.平片B.断层C.造影D.CTE.MRI

.颞颌关节CT平扫,患者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是:

A.禁食B.大量饮水C.屏气训练D.摘除耳部饰物E.碘过敏试验

.颞颌关节CT扫描,无需作增强扫描的疾病是:

①.颞颌关节发育不全②外伤骨折③颞颌关节增生肥大④.肿瘤⑤.关节结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E.①④⑤

.颞颌关节CT检查,需要骨窗与软组织窗同时显示的是:

①.颞颌关节先天发育畸形②外伤骨折③.类风湿关节炎④.肿瘤⑤关节结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E.①④⑤

.甲状腺CT扫描范围的确定,正确的叙述是:

A.从侧位定位图像中确定扫描范围B.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缘至舌骨下缘C.扫描范围从颈1至颈7D.扫描范围从舌骨上缘至颈7下缘E.扫描范围从颈6上缘至胸1下缘

.屏气前由于患者吸气程度不一致,会造成CT图像的:

A.移动伪影B.层厚改变C.病变遗漏D.清晰度下降E.对比度下降

.胸部CT扫描,纵隔结构可显示的原因主要在于:

A.大血管的存在B.气管的存在C.食管的存在D.淋巴结的存在E.脂肪组织的存在

.适宜作HRCT检查的疾病是:

A.肝癌B.胰腺癌C.肺癌D.大量胸腔积液E.肾癌

.肺部CT轴位扫描,能同时看到头臂干血管的层面是:

A.主动脉弓层面B.主肺动脉窗层面C.胸锁关节层面D.左肺动脉层面E.左心房层面

.属于泌尿系统CT扫描范畴的是:

①.肝胆CT扫描②.肾脏CT扫描③.胰腺CT扫描④.膀胱CT扫描⑤.输尿管CT扫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E.②④⑤

.不属于肝胆CT扫描适应证的是:

A.肝癌B.多囊肝C.肝脓肿D.病*性肝炎E.肝占位X线刀治疗前的定位

X线摄影技术部分模拟试题

1在X线的产生中,哪一个是无须具备的条件

A.电子源 B.高真空 C.阳极旋转D.电子的高速运动 E.电子的骤然减速

2 在X线管中,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动能,决定于

A.管电流大小 B.管电压大小 C.灯丝电压大小D.靶物质的性质E.以上都不是

3 只用X线的微粒性不能作出完善解释的现象是

A.X线激发荧光现象 B.X线反射现象C.X线使气体电离现象 D.X线衍射现象

E.X线散射现象

4 X线摄影利用的X线特性是

A.折射作用 B.生物效应 C.感光作用D.反射作用 E.着色作用

5 X线透视利用的X线特性是

A.折射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D.生物效应 E.着色作用

6 关于X线产生原理,错误的叙述是

A.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相互能量转换的结果 B.利用靶物质轨道电子结合能 C.利用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D.利用阳极靶的几何形状和倾斜角度E.利用靶物质的核电场

7 关于连续放射,正确的叙述是

A.高速电子在改变方向时因能量增加而增速 B.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的结果 C.只服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 D.产生的辐射波长呈线状分布E.以上都是错误的

8 关于特性放射,正确的叙述是

A.是在靶物质的原子壳层电子的跃迁中产生的 B.产生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 C.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D.产生的辐射波长呈分布很广的连续X线谱 E.以上都是正确的

9 不属于电磁辐射的是

A.可见光 B.紫外线 C.X线 D.β射线 E.γ射线

10 诊断用X线的波长范围是

A.0.01~0.cmB.~nm C.~2nmD.0.01~0.nm E.0.~0.nm

11 X线剂量测量、X线治疗、X线损伤的基础是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电离作用D.感光作用 E.反射作用

12 X线强度的错误理解是

A.指垂直于X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X线光子数量与能量之总和 B.指X线束光子数量乘以每个光子的能量 C.X线质与量的乘积 D.X线曝光量 E.X线的硬度或穿透力

13 X线强度的影响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A.靶物质、管电压、管电流是决定X线强度的三个因素 B.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X线产生的效率越低 C.管电压与冲击阳极靶面的电子数量有关 D.管电流决定着高速电子的能量大小 E.以上都是错误的

14 在X线诊断能量范围内不发生的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形式是

A.相干散射 B.光核反应 C.康普顿散射D.不变散射 E.光电效应

15 在X线诊断能量范围内,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A.相干散射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C.不变散射D.电子对效应E.光核反应

16 关于光电效应的正确叙述是

A.它是以光子击脱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而产生B.光电效应对胶片产生灰雾C.光电效应降低射线对比度D.光电效应中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少E.以上都是错误的

17 关于X线检查的限度,错误的叙述是

A.受病变密度的限制 B.受病变反应时间的限制C.受病变部位的限制D.受发育方面的限制E.以上都是错误的

18 透视检查的缺点是

A.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方向观察 B.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 C.不留客观记录 D.操作方便,费用低E.可立即得出结论

19 关于X线摄影检查的优点,错误的叙述是

A.对功能观察优于透视 B.成象清晰 C.对比度良好 D.有客观记录 E.密度、厚度差异小的部位能显示

20 关于造影检查的错误叙述是

A.将造影剂引入器官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 B.造影检查方式有直接引入和间接引入两种方法 C.直接引入法包括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入法 D.口服胆囊造影是间接引入法 E.静脉肾盂造影属直接引入法中的穿刺注入法

21 目前仍使用的特殊检查方法不包括

A.体层摄影 B.钼靶乳腺摄影 C.静电摄影D.荧光缩影 E.放大摄影

22 在X线摄影中,病变的发现与显示取决于

A.具有使病变显示出来的对比度和适当体位 B.病变形状 C.临床资料 D.诊断医生的诊断水平 E.病变器官的功能状态

23 显示病变的最佳体位的含义,错误的是

A.常规体位是最标准、最易发现和显示病变的体位 B.遵循X线摄影的常规体位、中心角度和投射方向 C.当病变部位与常规体位不一致时,可利用荧光透视转动不同体位,找出其病变显示的特异征象 D.对处于边缘部位的病变,只有采取切线位才能显示 E.以上都是错误的

24 解剖学的基准线不包括

A.垂直线 B.水平线 C.正中矢状线D.听鼻线 E.冠状线

25 RBL是指

A.听眶线 B.听眦线 C.听鼻线 D.听眉线 E.眶下线

26 形成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作增大角度的运动的肢体位叫做

A.外展位 B.内收位 C.外旋位 D.屈曲位 E.伸展位

27 关于颈部的体表解剖,错误的是

A.舌骨相当于第四颈椎水平 B.甲状软骨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点 C.甲状软骨其后方正对第五颈椎 D.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 E.胸骨颈静脉切迹相当于第二、三胸椎水平

28 关于胸部的体表标志,错误的是

A.胸骨角相当于第四、五胸椎水平,后方对着气管分叉处 B.胸骨柄中分处相当于主动脉弓的最高点 C.剑胸关节相当于第九胸椎水平 D.女性乳头对第四肋骨,相当于第七、八胸椎水平 E.肩胛骨下角对第七后肋

29 胸部的径线中,前正中线是指

A.通过胸骨两外侧缘中点的垂线B.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C.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D.相当于各椎体横突尖端的连线 E.相当于各棘突的连线

30 位置不恒定的腹部体表标志是

A.剑突 B.肋弓 C.耻骨联合 D.髂嵴 E.脐

31 X线摄影产生影像不对称的原因是

A.焦~片距过大或过小 B.管电压过高或过低C.毫安秒过大或过小 D.中心射线束倾斜或物体旋转E.化学冲洗过度或不足

32 关于X线影像的重叠,错误的说法是

A.人体投影到胶片所形成的平面影像,各组织的相互重叠是可以避免的 B.如果大物体的密度小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小物体 C.如果大小物体的密度相等,重叠的影像中可以隐约地看到小物体 D.如果大物体的密度大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看不到小物体 E.若想观察重叠影中的密度低的物体的影像,最好的是利用体层摄影

33 关于切线效果,错误的说法是

A.被照体局部的边缘部分与X线束垂直时形成 B.胸片上锁骨伴随阴影是切线效果 C.胸片上女性乳房阴影是切线效果 D.胸片上叶间裂显示的线状阴影是切线效果E.摄影时要充分注意切线效果的临床意义

34 关于X线防护的目的,错误的叙述是

A.提高有关人员的辐射防护知识水平 B.保障X线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C.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D.保障受检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

E.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

35 不正确的X线防护的原则是

A.辐射实践的正当化与辐射防护的最优化B.遵循防护外照射的三原则:缩短照射时间、增大与X线源的距离、设置屏蔽防护C.固有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D.X线工作者防护为主与被检者防护为辅E.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度

36 不属于X线摄影操作中注意的病人防护措施是

A.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正确的临床判断 B.采用恰当的X线照射量和质 C.认真控制照射野范围 D.注意非摄影部位的屏蔽防护 E.避免操作失误,减少重拍率

37 不属于X线工作者防护的项目是

A.工作期间必须接受辐射剂量的监控与监测 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X线设备的操作必须在屏蔽防护合格的情况下进行 D.提高图象接受介质的灵敏度 E.严格进行剂量限制控制,一年内不超过50mSv(H1cm)

38 关于摄影的基本概念,错误的是

A.摄影是利用光或其他能量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并以可见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B.像是用能量或物理量,把被照体信息表现出来的图案 C.信息信号是由载体表现出来的单位信息量 D.将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信号加以配列,就形成了表现信息的影像,此配列称成象系统E.摄影程序:光或能量→检测→信号→图象形成

39 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传递中,错误的叙述是

A.第一阶段形成的X线信息影像可以为肉眼识别 B.第二阶段是把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为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 C.第三阶段要借助观片灯,将密度分布转换成为可见光的空间分布,传递到视网膜 D.第四阶段要通过视网膜上明暗相间的图案,形成意识上的影像 E.第五阶段通过识别、判断作出评价或诊断

40 X线摄影的目的是

A.掌握X线机的性能 B.正确使用摄影条件 C.在允许的辐射剂量内,获得最有效的影像信息 D.发挥增感屏~胶片体系的信息传递功能 E.掌握显影加工技术

41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是

A.X线的穿透作用
  B.X线的荧光作用C.X线的散射线 D.X线的感光作用E.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差异

42 构成X线照片影像的四大要素不包括

A.密度 B.厚度 C.对比度 D.锐利度 E.失真度

43 关于密度的定义,错误的叙述是

A.密度为胶片乳剂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 B.密度是由胶片乳剂曝光后,经冲洗还原出来的银颗粒沉积而形成的 C.银颗粒沉积越多的地方,照片越黑,密度越高;反之亦然 D.密度值用照片阻光率的常用对数表示 E.以上都是错误的

44 如果透过照片某点的光为观片灯光强的1/,则该点的密度值为

A.0.01B.0.1 C.1.0 D.2.0 E.10.0

45 一般地说,适合诊断的密度范围在

A.0~0.15
  B.0.15~0.25 C.0.25~0.5D.0.25~2.0 E.2.0~3.0

46 与胶片感光效应无关的因素是

A.X射线的因素 B.显影时间、温度 C.定影时间、温度 D.胶片的感光度 E.被照体的厚度、密度等因素

47 关于影响密度的因素,错误的叙述是

A.管电压对照片密度有一定的效应 B.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是成比例变化的 C.X线作用在胶片上的感光效应与焦~片距的平方成正比 D.照片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密度增高而降低 E.胶片感光度、增感屏性能及暗室冲洗因素均影响照片密度

48 照片密度的控制因素是

A.管电压
  B.毫安秒 C.焦~片距D.物~片距 E.中心射线入射点

49 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为

A.射线对比度 B.胶片对比度 C.照片对比度D.物体对比度 E.X线信息影像

50 除了被照体本身的因素外,对照片对比度影响最大的是

A.线质和散射线 B.X线量 C.胶片对比度D.增感屏特性 E.冲洗技术

51 照片对比度的控制因素是

A.管电压
  B.毫安秒 C.焦~片距D.物~片距 E.中心射线入射点

52 关于X线照片影像的锐利度,错误的叙述是

A.锐利度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之上B.照片上相邻两部分密度移行距离越短,锐利度越高 C.分辨率就是锐利度D.胶片分辨记录被照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叫分辨力E.分辨率是胶片本身具有的性能

53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错误的叙述是

A.几何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B.移动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C.物体吸收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D.屏~片体系照相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E.以上都是错误的

54 不属于减少影像模糊度的摄影技术要求是

A.被照体尽可能靠近胶片 B.尽可能使用大的焦~片距C.使用最小的焦点 D.注意对准中心射线的入射点 E.缩短曝光时间

55 关于影像的放大,正确的叙述是

A.在X线投影中,影像只有几何尺寸的改变时,称为影像的放大 B.物~片距越小,放大率越大 C.焦~片距越大,放大率越大 D.有效焦点越小,放大率越大

E.以上都是正确的

56 关于影像的变形,错误的说法是

A.影像的变形,是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产生不等量放大的结果 B.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C.接近中心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影像的位置变形最小 D.中心射线射入点应通过被检部位,并垂直于胶片,此时影像的形状变形最小 E.以上都是错误的

57 X线摄影能量范围内的散射线,几乎全部来自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散射 C.不变散射D.电子对效应 E.光核反应

58 关于散射线含有率,错误的叙述是

A.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B.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流加大而减小C.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最主要的因素D.散射线含有率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E.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上升

59 不能消除或减少散射线影响的是

A.使用遮线器 B.使用滤线器C.使用增感屏D.加大物~片距 E.加大焦~片距

60 有关滤线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充填物幅度的比值称为栅比 B.单位距离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称为栅密度 C.栅铅条纵轴排列的方位是相互平行的称为线形栅 D.栅铅条均呈倾斜排列,半径相同并聚焦于空间的称为聚焦栅 E.以上都是错误的

61 不会产生滤线栅切割效应的情况是

A.中心射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平行 B.中心射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垂直 C.X线管上下偏离栅焦距 D.中心射线左右偏离栅中线 E.聚焦栅反置使用

62 投照某一部位,原用mAs,70Kv,cm。现改用50cm,若管电压不变,应该用的毫安秒(MAS)是

A. B.50 C.25 D. E.

63 有关摄影条件之间的换算关系,正确的是

A.管电流与摄影时间成正比 B.毫安秒与焦~片距的平方成正比C.管电压的N次方与管电流量成正比 D.屏~片体系的感度与毫安秒成正比E.以上都是正确的

64 需要降低摄影条件的病理改变是

A.骨硬化
  B.骨囊肿 C.肺不张D.胸腔积液 E.胸廓成形术

65 需要增加摄影条件的病理情况是

A.脑积水 B.关节炎 C.骨囊肿 D.骨萎缩E.水气胸

66 骨骼系统摄影条件的选择,错误的考虑是

A.选用小焦点,以求得最小的几何模糊 B.同一部位不同厚度,采用固定毫安秒和距离而调整管电压的方法 C.厚度超过10cm,选用滤线栅 D.慢性骨髓炎、骨结核等摄影条件要减少 E.石膏固定照片要增加管电压5~8KV

67 不属于胸部高电压摄影技术优越性的是

A.诊断细节的可见度增大 B.摄影条件的宽容度增大,易于掌握C.容易连续追踪气管、支气管影像以及末梢肺纹理 D.照射量减少,可使用小焦点、短时间曝光 E.散射线增多,照片对比度下降

68 纵隔气肿X线摄影体位的选择,除常规正位外,必须加照

A.前弓位 B.侧位 C.侧卧水平正位D.仰卧前后位 E.切线位

69 先天性肛门闭锁,X线摄影采用

A.仰卧前后位 B.俯卧前后位 C.倒立正位D.侧卧侧位
  E.侧卧水平正位

70 肢端肥大症的X线摄影采用

A.头颅前后位 B.头颅侧位 C.颅底位D.斯氏位
   E.许氏位

71 不能显示先天性耳道畸形的摄影位置是

A.瓦氏位 B.许氏位 C.梅氏位D.斯氏位 E.颅底位

72 颅骨凹陷骨折的X线摄影体位是

A.头颅后前正位 B.头颅侧位 C.瓦氏位D.颅底位 E.以上都不是

73 胸部后前正位片标准所见不包括

A.照片中无组织遮盖部分呈漆黑 B.全部胸椎清晰可见,骨纹理能辨认 C.肋骨骨纹理能够辨认,心脏边缘锐利 D.膈肌以上肺野及两侧膈肋角均应包括在照片内 E.左右胸锁关节对称,肺尖显示充分,肩胛骨投影于肺野外

74 观察外耳道闭锁的最佳摄影体位是

A.许氏位 B.头颅正位(经眶位) C.颅底位D.汤氏位 E.梅氏位

75 碘油剂不能用于

A.瘘管、窦道造影B.子宫、输卵管造影C.心血管造影D.支气管造影E.椎管造影

76 常规口服法胆系造影所用的造影剂是

A.胆影葡胺 B.碘番酸 C.泛影葡胺D.碘化钾 E.碘化油

77 医用X线摄影用感绿胶片的吸收光谱的峰值为

A.nm B.nm C.nm D.nm E.nm

78 医用X线胶片保存,错误的是

A.标准状态(高温保湿)下储存 B.防辐射线照射 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E.有限期内使用(标准储存条件下)

79 医用X线胶片结构不包括

A.保护层 B.乳剂层 C.发光层 D.结合层 E.片基

80 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性能不包括

A.感光度 B.增感率 C.反差系数D.宽容度 E.最大密度

81 X线胶片上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定义为

A.感光度 B.最小密度 C.反差系数D.宽容度 E.最大密度

82 产生诊断密度(0.25~2.0)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称为

A.感光度 B.反差系数 C.平均斜率 D.宽容度E.最大密度

83 胶片感光特性曲线的组成不包括

A.足部 B.平坦部 C.直线部 D.肩部 E.反转部

84 X线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是特性曲线的

A.足部 B.足部至肩部 C.直线部 D.肩部 E.反转部

85 关于增感屏的性能,错误的叙述是

A.降低X线照射剂量 B.增加影像对比度 C.降低影像清晰度D.使影像颗粒性变差 E.以上都是错误的

86 以下哪项不是自动冲洗机应用的优点

A.能保持恒定的显影效果,影像质量提高 B.处理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及时诊断 C.操作中不接触药液,干片装卸,避免污染 D.减少暗室工作部分,改善工作条件 E.价格高,管理与质量控制水准要求高

87 不包括在显影体系设计思想之中的是

A.选用硫代硫酸胺 B.显影坚膜剂的启用 C.加强显影促进剂的作用 D.有机防灰雾剂的使用E.增加保护剂含量

88 自动冲洗机显影的管理内容不包括

A.启动液添加量 B.显影液温度控制 C.照片残留海波和残留银的控制 D.补充量的管理 E.显影液空气氧化影响

89 照片干燥不良的原因不包括

A.显影温度过高 B.干燥温度设置过低C.风量不足D.定影液疲劳E.水洗不足

90 激光打印机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激光打印系统 B.胶片传递系统 C.温度控制系统 D.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 E.控制系统

91 要显示头颅骨凸出或凹陷性病变,需要拍摄

A.头颅局部切线位 B.颅底位 C.汤氏位D.头颅正位E.头颅侧位

92 非离子型造影剂是

A.泛影钠 B.泛影葡胺 C.胆影葡胺D.优维显 E.碘苯酯

93 相对可靠的碘过敏试验方法是

A.口含试验 B.皮内试验 C.静脉试验D.口服试验 E.结膜试验

94 与X线照片影像密度、对比度、清晰度都有关的因素是

A.曝光时间 B.增感屏 C.管电流D.水洗时间 E.摄影距离

95 按吸收X线能量的能力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骨组织肌肉脂肪气体 B.肌肉脂肪骨组织气体 C.气体脂肪肌肉骨组织 D.骨组织脂肪气体肌肉 E.肌肉骨组织气体脂肪

96 X线光子统计涨落的照片记录称为

A.量子斑点 B.屏结构斑点 C.胶片结构斑点D.分辨率
  E.增感率

97 在显影液和定影液中都可以有的药品是

A.碳酸钠
  B.硫代硫酸钠 C.亚硫酸钠D.溴化钾
  E.对苯二酚

98 与照片黑化度过低无关的因素是

A.定影时间过长B.显影时间过短 C.感光不足D.显影温度过低 E.增感屏衰老

99 与解剖学上的颅底水平面平行的连线是

A.听鼻线 B.听眉线 C.听眶线 D.听口线 E.眉间线

 在自动洗片机中,决定显、定影时间的是

A.循环系统
  B.输片系统 C.补充系统D.温度控制系E.延时系统

X线摄影技术部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C2.B3.D4.C5.B6.D7.E8.A9.D10.D11.C12.E13.A14.B15.B16.E7.E18.C19.A20.E21.C22.A23.E24.D25.A26.E27.B28.D29.A30.E31.D32.A33.A34.A35.D36.A37.D38.E39.A40.C41.C42.B43.E44.D45.D46.C47.C48.B49.C50.A51.A52.C53.E54.D55.A56.E57.B58.B59.E60.E61.A62.C63.B64.B65.E66.D67.E68.B69.C70.B71.A72.E73.B74.C75.C76.B77.E78.A79.C80.B81.A82.D83.B84.C85.E86.E87.A88.C89.A90.C91.A92.D93.C94.B95.A96.A97.C98.A99.C.D

觉得内容不错,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CT技师上岗证考试收藏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