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再加上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肝血管瘤的检出率日益增多。而普通人群对这种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依然存有很多困惑,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都“一脸雾水”,肝血管瘤到底是什么病?肝血管瘤会不会破裂出血?肝血管瘤会不会癌变?肝血管瘤通过吃药或运动能自愈吗?肝血管瘤要不要紧啊?肝血管瘤是否一定要做手术?像这样的问题其实还有不少。
1、肝血管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实际上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其实先天性疾病不一定出生时就有,往往是到了一定年龄才会表现出来,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此外,性激素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移行甚至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如怀孕或口服避孕药就有可能促使肝血管瘤生长。很多人误认为肝血管瘤是长在肝脏大血管上的肿瘤,因而担心破裂出血,其实肝血管瘤就像一块吸满血液的“海绵”一样,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情况比较少见。
2、如何确诊肝血管瘤不会误诊?
核磁检查更准确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赖各种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检查,再结合增强CT、核磁或血管造影(DSA)等综合判断,大多数肝血管瘤比较典型,超声、CT和核磁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77%和92%(看看这个数字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误诊的了,还是核磁更准确)
况且还有不那么典型的肝血管瘤,也就是长得不够“标准”,这也导致不少病人产生焦虑的心理,生怕把恶性肿瘤给耽误了。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乙肝病史、长期饮酒或肝硬化的情况下需要警惕肝癌的可能。对于模棱两可的检查结果,医院进一步确诊。
3、哪些肝血管瘤不治疗会产生危险呢?
1)、伴发症状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肝血管瘤
在决定治疗前,需要排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和胆管炎引起的不适症状,而不是将主观地把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归为肝血管瘤的原因,很多病人在治疗肝血管瘤后症状不缓解,因为肝血管瘤症状其实不多见。
真正需要重视的是肝血管瘤自发或外生性破裂和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致命危险,以及血管瘤压迫导致的胆道梗阻、门静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等;不过近多年文献中报道的有关肝血管瘤破裂的例数平均每年不足1例,Kassabach-Merritt综合征则是指血管瘤相关的血小板减少,一旦出现上述这样的严重并发症就需要及时治疗了。
2)、进行性增大的肝血管瘤
这实际上是评估肝血管瘤长得快不快的问题,绝大多数肝血管瘤生长非常缓慢,且存在阶段性,如年龄30岁和妊娠期可能生长较快,一般将每年增速直径2cm的情况定义为快速增长,或者一经发现就已经很大的病灶,这种情况可酌情治疗。
3)、诊断不明确的肝血管瘤
这一比例高达6.3%-38%,特别是具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情况,当诊断不明确时,建议加强随访,适当的时候果断治疗。
所以对待肝血管瘤这种疾病,别太过于恐慌,也不能不当回事。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检查,根据医嘱对待病情,一般不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