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表现,糖络病主要分为2种类型,即肥胖型(脾瘅)和消瘦型(消瘅)。类型不同,疾病的病因、核心病机、证候表现以及预后转归均有较大差异。一、消瘅1.主要表现:消瘅的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此类患者多体质偏虚,且从发病起即表现为消瘦,发病多与遗传、情志等因素相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2.病机、病位:消瘅的发生与患者的先天禀赋有关,《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薄皮肤……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在脏腑中,肾、脾为先、后天之本,因此脏腑虚衰首责脾肾。肾虚则先天不足,脏腑功能低下,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载:“肾脉……微小为消瘅。”脾虚则运化失司,水谷郁积中焦,久则郁而化热,成脾虚胃热之势。化热是消瘅形成的关腱,内热既成,消瘅易发,但其热与实热不同,为脾肾不足而生之虚热,如《脾胃论》云:“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故核心病机为脾虚胃热,主要病位在脾肾。消瘅者,素体五脏柔弱,先天不足,致供养不足,复因内热耗灼阴分,血热灼伤津液,致阴津更亏,脏腑失养,机体失充,故愈见消瘦;肝脉挟胃,胃中伏火易循经波及于肝,肝喜条达恶抑郁,在志为怒,肝郁化热化火,则性情急躁易怒,母病及子,若心火偏盛,则见焦虑不安;胃伏火邪于气分,火热上灼肺津,中消胃液,加之血中有热,煎灼血中津液,以致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多饮,并可见多食易饥。故消瘦、情绪急躁或焦虑、口渴、多食是消瘅的常见临床症状表现。3.主要证候演变:消瘅之热虽为虚热,亦耗伤津液,损人阳气,渐致气阴两虚、肝、脾、肾不足,其证候演变规律大致如下:脾虚胃热→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肾阳虚。此外,外感淫邪或情志不畅是诱发消瘅的重要因素,故当消瘅初发,可呈现肺热炽盛或肝气郁滞的证候,但很快便进入上述演变规律中。《金匮要略》言:“极热伤络。”大热内蕴,则热伤血络,络损血溢,留而为瘀,或火热灼津,津亏血瘀,或因久病入络,血瘀络损,终致瘀血阻滞,络脉损伤。眼络损伤,可见出血、昏盲、省目等,肾络损伤,则可见水肿、多尿、精微泄漏等。由于热是消瘅形成的核心病机,其引起的络脉病变多是因热而伤,因瘀而损,少见痰、浊、脂、膏等病理产物胶结蓄积,壅塞血脉,故消瘅进一步发展,衍生的并发症以络脉病变,即微血管并发症常见。二、脾瘅1.主要表现:脾瘅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此类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多合并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血尿酸升高等多种代谢障碍。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类型。2.病机、病位:《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由此可知,脾瘅是肥胖发展为消渴的自然过程,也揭示了脾瘅的核心病机一一中满内热。久食肥甘,甘者其性缓,久食则脾运不及,中焦壅滞,故曰“甘者令人中满”;中焦壅滞,土反侮木而致郁,肝郁气滞,肝失疏泄而致中满愈重,郁久化热,加之过食肥美,犹如火上浇油,内热炽盛。内热波及脏腑则表现为肝热、胃热、肺热、肠热,或肝胃俱热、胃肠俱热等,从而发为脾瘅。火热燔灼,肆虐体内,机体各项功能活动亢进,因而脾瘅者代谢旺盛。若火灼肺胃,可见多食多饮,火燔中宫,肆虐在肠,肠中津液相对亏少,则大便坚干;膏浊痰湿脂堆聚于中,充溢肌肤而生肥胖,且多为中心型肥胖。脾瘅患者既有“中满”之象一一胃脘痞闷,胸腹胀满,腹部肥大;又有“内热”的表现,如心烦易怒、口干烦渴、大便干结、如苔膩、脉弦数等。《素问·痹论》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量增大,超过胃肠负荷会损伤肠胃,胃失受纳,肠失传导,则致水谷精微郁积,进而化生内热,故称胃肠为脾瘅的病位。许多调查显示,高脂饮食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它会显著提高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调查显示,相比于健康人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改变,这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而葛根*芩*连汤能够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以上研究都提示了胃肠道对于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重要的影响。此外,一部分脾瘅患者在进展为消渴之前,已表现出明显虚象。对于此类人群,先天体质或暴饮暴食所致的脾胃受损是由实至虚的重要条件。暴饮暴食而致肠胃受伤,久则脾失健运,胃不纳熟,而成脾胃虚弱之候。脾虚失运,清阳不升,则头晕、疲倦;水湿不运,聚而成痰,痰阻血脉,则痰瘀阻络、脏腑失养,致变证百出;“气不足便是寒”,由气及阳,由脾及肾,而成脾肾阳虚。在这由实转虚的过程中,脾胃中焦是其关键病位。3.脾瘅主要证候演变:以中满内热为基础,脾瘅可并发多种证候演变。中焦壅滞,脾胃失运,以致痰湿膏浊内生,或入经脉,或积脏腑,加之内热熏蒸,瘀*内生,而变证多端。(1)肝胆湿热:湿郁中焦,胃气上逆,热熏肝胆,肝热上冲,湿热裹挟上扰清窍,临床可见头晕、头昏、头痛,检查多见血压升高。(2)浊入血脉,膏聚脏腑: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以致膏浊内生,膏浊或渗入血脉,或停聚脏腑,此类患者检查常见血脂异常、动脉硬化、脂肪肝。(3)湿热流注:湿热困阻经脉、流注关节,致血行不畅,而见关节肿胀、焮热灼痛、难以屈伸,此类表现与痛风类似,检查也常见血尿酸增高。脾瘅进一步发展,膏脂痰湿瘀等蓄积日久,可损伤脏腑经络,导致功能障碍,出现复杂的并发症,以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多见。(4)痰瘀积脉:痰湿膏浊阻于血脉而碍血行,血不行则生瘀,瘀与痰浊相结,则使脉络不通更甚。若痰瘀阻于心脉,心脉不畅、心神失养,可见胸痛、心慌等症状,类似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肌梗死;若痰瘀阻于脑络,可致中风偏瘫、口眼喎斜、语言謇涩等症状,类似脑梗死;若痰瘀阻于肢体脉络,脉络不通失于荣养,则见肢体感觉异常、麻木不仁或疼痛剧烈,间歇性跛行,甚或破溃而生坏疽,类似下肢血管病变。痰瘀积脉是导致诸多脉络(大血管)并发症的关键环节。(5)瘀*损络:《内经》云:“(邪)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痰瘀之邪不仅易阻于血脉而伤大经,还易留着小络而损之。加之郁热内伤,酿其痰湿膏浊而成*,瘀*互结,损伤络脉。若侵及眼络,则见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检查可见眼底渗出、微血管瘤、出血等,类似视网膜病变;若侵及肾络,则见尿中泡沫,化验可见尿蛋白,甚或水肿。若皮络损伤,可致皮肤甲错等。对于脾瘅,膏脂痰浊瘀等病理产物蓄积是其主要病理改变,这些病理产物易瘀积脉络,因此,脾瘅进一步发展衍生的并发症多以脉络并发症(大血管病变)为主。
本文摘自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糖络病学》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糖络病学》,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以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参照“消渴病”辨治,但临床逐渐发现其局限性。在继承传统消渴病理论基础上,结合诊断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中医学角度重新认识现代临床重大慢性疾病糖尿病,并根据其临床特征、转归及自然演变过程,将其重新命名为“糖络病”。本教材对糖络病及其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期、分证辨证,针对各期不同中医证候筛选出有效方剂,紧密贴合现代临床实际,构建糖络病中医辨治体系。
作者简介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主持制订《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糖络杂病论》。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糖络病学》,主编:仝小林。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国医大师柴嵩岩舌诊要点之舌苔(附图)●从类风湿治到太阴阴*——临床中反推《伤寒论》条真义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