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医药行业的大事件是免疫疗法之PD-1抑制剂的集采谈判。早上券商集体狂吹恒瑞(详见文末),恒瑞医药也不负众望,在前面大涨7%+之后继续破新高冲涨停,要知道上一次涨停还是5年前,可见大资金是多么饥渴。
这一周外资也是连续大买:
周一数据:
周二数据:
周三数据:
今天数据:
可以查看每天的机构数据跟踪,接下来说说PD-1抑制剂:
什么是PD-1抑制剂?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也称为CD(分化簇),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通过负向调节免疫系统反应,抑制T细胞功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促进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这可以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它也可以阻止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这也是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为此,近年来,基于基础免疫学研究成果应运而生了一套治疗肿瘤的免疫疗法,开发了PD-1抑制剂,已在很多晚期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何超预期?
这次PD-1医保谈判参加的企业有:默沙东、罗氏、诺华、安进、阿斯利康、恒瑞、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三生国健、以岭、绿叶等。PD-1赛道竞争十分激烈,大家都瞄准这个几百亿的市场。而在次之前,恒瑞的PD-1已经表示可以开出3-4万/年的低价,市场对于PD-1集采预期非常悲观。
恒瑞卡利珠单抗目前的消息是医保支付价格是元/支,按照每年17个用药周期(3周/次/支)计算年用药费用是5.1万元/年,如果按照26个周期计算就是7.8万元/年,
恒瑞医药原本的赠药*策是买2赠2、再买4赠全年,也就是每年买6支就可以用满一年的药,单支的价格是19,元/支,年用药费用是,元。
本次降价到3,元/支,表面上看降价幅度达到了85%,但是纳入医保后会取消赠药*策,也就是说全年实际降幅是57%,甚至还没达到去年医保谈判的平均降幅。
考虑到进入医保后的放量,单支药品毛利率的下降是完全可以靠量弥补的,甚至总利润不降反升。总体来说,恒瑞的结果是超出市场预期的。
医药行业是研究门槛比较高的行业,没有足够的专业背景很难理解的透彻,普通投资者可以选择更灵活的投资方式而非死磕行研,前两天发的文章就基本梳理了整个行业的投资逻辑,包括非医药背景人士如何投资医药行业,传送门→《医药行业投资思路整理》,强烈建议没看的回头看一看。
更多深度的PD-1相关投研交流信息继续往下看:
PD-1格局:
今年年初大家觉得8成是中国的,到现在为止进口的应该都没有进医保,恒瑞适应症多,有助于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亿的市场,恒瑞至少30%,至少亿+的销售。竞争不用担心,现在获批了4家国产、4家进口、4家在申报,后面不用看了,前面的适应症一直在扩张,后面要担心患者能不能招到,有些患者不愿意做这个,因为要被分到对照组,随着药物可及性的提高,患者入组会很难,另外,对照组的患者自己用其他药后,容易导致临床失败,监管对后面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后面能做出来也会越来越少。
PD-1的产能和成本:
在中国产能和成本都不是什么问题,君实有个新产能,百济今年底或明年广州产能要投产,做一个桥接;信达也不是问题,恒瑞去年有14升了,去年投产了7个,还有7个。成本不用担心,没有意义,创新药不是拼成本,成本加成违背了创新药的逻辑。
PD-1用药时间:
起效时间60天,大部分患者是2-3针,如果无效就不用了,所以算患者的时候实际是更少的。
现在肺癌联合治疗的一线用药1.5年,OS五年生存率5%,实际用药不太会超过2年。
医生需要学习时间,医生最重要的考虑的是安全性,免疫治疗本身是这两年才起来的,今年是国产药上市第二年,这个领域是蓝海,医生教育还需要时间。
恒瑞PD-1单抗
恒瑞明年要卖60亿,量要翻三倍,市场很大。
血管瘤不担心,其他PD-1也有各种副作用皮疹等,最终还是要看疗效。
半衰期短的问题,免疫治疗和大分子有个大问题是怕引起过激的免疫反应,半衰期短可以减少免疫反应,这是公司的解释;但俞德超说是胡扯,用FC段就是为了延长半衰期。不过半衰期并不是起效浓度,所以不一定是坏事,可能工艺上是有问题的,不影响使用。
恒瑞看重的是五年之后做什么,而不是今天在做什么。
PARP抑制剂
整体不是大品种,广谱,治疗生殖系统癌症的话中国市场能有亿元,主要是恒瑞百济再定君实等头部公司在做,原因在于他的广谱性,以后应该会成为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