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管瘤(Infantilhemangiomas,IH)是一种常见的疾患,在出生婴儿中的发病率约10%。它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容貌,而且有可能影响各器官功能,特别是当IH发生在某些部位,如:气管、声门区,就可能威胁小儿的生命。按照血管瘤的一般增长规律,婴儿血管瘤在刚出生时不一定很明显,但在此后12个月的生长发育期间,IH的增长发展很快—这是婴儿血管瘤的增殖期。此后,有些IH可能进入停滞期,甚至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性。然而,也有相当多的IH会进一步发展,有的甚至严重地影响小儿的外貌和功能,甚至危及生命。该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育年龄、孕期高血压、婴儿出生体重、早产和多胎妊娠等有关。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药物(口服普萘洛尔,口服泼尼松,局部应用咪喹莫特,皮下注射α-2a或2b,瘤内注射类固醇,平阳霉素)、激光(氩激光,脉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手术和同位素治疗等。自年,Léauté-Labrèze发现普萘洛尔能够控制婴儿血管瘤的增长并有助于其消退,随后也被其它医生证实。普萘洛尔疗效快,安全性高,从而取代糖皮质激素成为增殖期婴儿血管瘤的一线用药。
临床特点婴儿血管瘤(IHs)是由内皮样细胞形成的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中发病率为4.5%,女性多于男性。一项前瞻性研究报道婴儿血管瘤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早产、母亲年龄增加及胎盘异常,并且可能与多胎妊娠存在潜在关联。婴儿刚出生时IH并不存在,在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头几个月快速增长是IH的标志性特征。在月龄6~9(长者12个月)个月之前均为增长期,增长速度有差异,之后开始逐渐消退,消退非常缓慢,至5岁时可消退50%,至9岁时可消退90%。IH最早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或擦伤样淡红色斑片,在瘤体迅速增殖后表现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草莓样斑块或肿瘤。在多数情况下,结合IH典型的自然病程及临床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然而在一些非典型病例中,则需要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其他软组织肿瘤如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肌纤维瘤病及横纹肌肉瘤等。少部分IH会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主要包括巨大溃疡、充血性心衰、眼周瘤体压迫所致视力受损,腮腺瘤体所致听力障碍,鼻部瘤体所致鼻软骨扩张,乳房瘤体所致乳腺功能损害,气道受累所致窒息等,需注意,面部节段性血管瘤有合并PHACES综合征的可能性。此外,IH可遗留萎缩性瘢痕导致精神及心理后遗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