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五脏病理转换关系
TUhjnbcbe - 2021/3/5 17:04:00

1、火旺灼肺可使肺络受伤,咳嗽痰血。

2、心火过亢,可引动命火,则肾阴受损,虚阳妄动,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虚烦失眠。

3、心肾不交则健忘,虚烦失眠,心悸,遗精,精神困倦。

4、心脾血虚则食少,倦怠,怔忡,面色萎*。

5、血不养肝则视物不明,眩晕头痛,肌肉跳动。

1、肝气犯脾则见胁痛,腹胀,呕吐,腹泻。

2、肝火灼肺则干咳或痰血,胸胁痛,易怒。

3、肝肾两虚则视物不明,耳鸣耳聋,腰酸,膝软。

4、肝血虚可致心血不足,面色无华,心慌心悸,眩晕。

1、脾虚肺弱是脾气先虚,肺气也虚,肺易受邪,或肺病日久不愈。

2、痰湿阻肺是脾运失健,痰湿过多,上阻肺络,咳嗽痰多,稀白易咯,伴有气促。

3、心脾血虚。

4、脾虚水泛是脾阳虚引起肾水泛溢,出现水肿。

5、肝脾不和则胁痛腹胀,胸脘不舒,吞酸,厌食。

6、脾虚风动,是久泻之后脾虚引起肝风动,出现抽搐症状。

1、温邪犯肺,逆传心包则见神昏、谵语等神经症状。

2、肺虚及脾是由于肺气虚导致中气不足,脾失健运,出现短气、形倦、食下腹胀等症状。

3、肺虚及肾是由于肺病累及肾虚;肺肾两虚是肺肾同病;均可出现劳损气弱、遗精等症状。

4、肺虚肝逆是肺气先虚而肝气上逆,出现胸闷、喘急等症状。

1、肾含元阴、元阳,元阳体现命门火的功能。肾阴虚则肾阳亢,命火偏旺,表现性机能亢进、多梦遗、泄精;命火偏亢则耗伤肾阴,出现早泄、易遗、阳痿。

2、肾虚肺损是肾虚影响肺得病,肺肾两虚是肺肾同病。

3、肝阳偏亢是由于肾阴不足,不能养肝,出现眩晕、耳鸣、腰酸、高血压等症状。

4、心阳不足可由肾阳虚引起,常见于慢性水肿病人。

5、肾阴虚,水不济火,可致心火独旺,出现虚烦不寐、舌赤口干等症状。

6、肾阳虚可致脾阳虚弱,出现消化不良、水肿等症状。

附文:四诊法

所谓中医就是指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一种以传统医学为基础的学科,它承载着古代人民与各种疾病勇敢斗争的经验和知识。中医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就已经诞生,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在往后的日子里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日本的汉方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而成的。

尽管中医中有许多普通人看起来十分玄乎的内容,但是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获得了绵长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大学一直开设有中医方面的专业。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中医也总结出了属于它自己的一套诊断方法,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望闻问切”。如果说中医是中国古典医学的皇冠,那么“望闻问切”就是这顶皇冠上镶嵌着的璀璨的明珠。

四诊介绍

所谓四诊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合称,据传是由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扁鹊提出的。扁鹊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全面应用了中医诊断的各种方法,这就是著名的望、闻、问、切四种疗法。在当时扁鹊将它们称为望色、听声、写影、切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的医生,被后人尊称为“医祖”。

一、望

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人体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来观察体内发生的变化,以辨识病情的严重与否,所谓的外部特征就是指人们的形、色、神三个部分。


  人的姿态能够反映人体内部的变化,如果病人的四肢颤动就表明他元气已虚。若脸部发黑没有光泽可能是是痛症、寒症、淤血的表现;如果有些发红,一般是患有肺病;如果发白,多是因为气血不足、阳气虚衰。

望神就是观察一个人的神态与神情,目光呆滞、神志不清是肝肾精气衰竭导致;动作迟缓、精神不振是肾气不足、心脾两亏所致。

二、闻

所谓闻诊就是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病人发出的声音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人体内的肺腑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和气味,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比如说常见的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各种声响,根据这些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来区别寒热虚实。一般来说,语言错乱大多是属于心脏方面的问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所联系。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各种声响进行诊断,从而推断出疾病。在临床上,只有闻诊和望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问

问诊就是中医运用对话的方式,向病人以及其知道病情的人询问疾病发生之前的症状,包括病后的发展情况和治疗经过,其内容最早见于《素问》一书中。


  问诊主要是在疾病体征不明显时,发现可以供医生诊断的病情资料,或者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的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与病人相关的其它情况,主要是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饮食嗜好、婚姻状况等。通过问诊还可以有目的的加以查询,以了解疾病发展的动态变化,从而为医生正确分析病情、进行合理医疗等提供可靠的证据。

四、切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断,顾名思义脉诊就医生用手判断病人脉象的变化而得知病情的好坏,而按诊就是对病人体表的某些部位采用按压触摸的检查方法,如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皮肤的肿胀等,通过这些方法诊断后就可以和其它三诊相互参照,从而作出诊断。


  脉诊在医生诊治病情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脉为血府,全身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来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就必然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些身体的变化了解到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等情况。

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智慧的前人在漫长的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中医独特的疗法之一,单独使用脉诊是无法正确全面的诊断出病情的,必须通过四种诊断方式的共同判断,才能够了解疾病的全貌。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

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脏病理转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