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头痛头晕,发现脑部病变
年近50岁的王勇回忆说,3个月前的一天,他在家突然头痛、头晕,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只有短短几分钟,我就没在意”。三天后,他跟朋友坐车外出时,突然恶心呕吐,非常难受。第二天,医院就诊。
头颅核磁检查显示,右侧小脑占位。
“在医院等着做检查时,我头痛得厉害,走也走不稳。”拿上检查单后,在朋友推荐下,王勇赶紧来医院(医院),找到了脑病中心主任赵博熙。
“根据检查结果,怀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脑出血,一种是海绵状血管瘤。”赵博熙说,考虑到脑出血血肿会吸收,为排查病情,王勇保守治疗了两周后,赵博熙建议他三个月后来复查。
确诊海绵状血管瘤
三个月后,头颅核磁检查显示,王勇小脑占位没有明显缩小。“结合两次检查结果,确诊患者是海绵状血管瘤。”脑病中心医生贾琦说。赵博熙解释,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畸形,这种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癫痫、颅内出血、头痛、恶心、呕吐等,“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痛时,定期随访即可,而像王勇这样已出现明显症状的,应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病灶出血风险,防止癫痫发作,恢复神经功能。”手术提上日程,但选用哪种手术方式?赵博熙说,常规情况下,小脑手术都采取侧卧位和俯卧位,但患者的病灶深,靠近小脑末,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最佳选择。为避免伤及毗邻的重要血管神经,脑病中心团队决定选用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让患者坐着开颅切瘤。需要跨越两道“生死关”
“血管瘤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血管神经结构,手术风险高。”赵博熈坦言,尽管目前神经外科的技术发展已使很多脑部肿瘤得到了有效治疗,但开颅手术对脑组织、脑血管的牵拉损伤仍难以避免,手术全切肿瘤仍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坐着开颅切瘤,这种术式适合后颅窝的手术,病灶显露清楚,手术视野清晰。但也有一个弊端:易造成空气栓塞(气栓),而气栓就跟血栓一样,如堵住血管,引发肺栓塞,后果不敢想象。”主治医生赵斌解释,坐位手术对体位的摆放、医生的医术等要求更高,对脑病中心来说是一项新挑战。01
第一关:麻醉
“坐位后颅窝开颅麻醉管理难度大、风险高,其中呼吸管理、控制中心静脉压、预防空气栓塞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此,麻醉科主任张劬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及应急预案。当天8点,患者进入手术室完成了麻醉后,赵博熙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协作,摆放好头架和座椅将患者固定住。“考虑到长时间的坐位手术易并发空气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风险,麻醉医生术中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血气分析、上下肢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麻醉深度,调控血压在合适范围,配合术中精准用药,控制适宜麻醉深度,确保术中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科主任张劬说。02
第二关:完好保留神经和血管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劲草教授和我院脑病中心主任赵博熙带领团队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神经和血管得以完好保留。“术后第二天,王勇就下地活动,目前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磁共振显示血管瘤全切除。”赵博熙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