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胰腺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
TUhjnbcbe - 2021/3/17 6:02:00
成就健康的力量严慎精诚博爱卓行

什么是皮肤血管病变?

常见的皮肤血管病变有血管瘤、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等。有血管组织发生的肿瘤称为血管瘤,其中80%属于先天性的,如果血管瘤生长在面部会影响到美容,严重者可使面部五官畸形,在口周、咽喉部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出血不止。在某些部位,如眼周、舌头、乳房、手指、足趾、外阴尤其是关节等,可影响这些部位的功能,如血管瘤巨大者,无论生长在什么部位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此外,血管瘤还可发生感染、溃疡、出血甚至恶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危及患者的生命。

鲜红斑痣就是俗称的“红胎记”,它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它可长在身体上的任何部位,以面部居多,一般在刚发现时与皮肤相平,颜色多为粉色,随着年龄增大面积会逐渐增大,颜色也会逐渐由粉色变为红色、暗红、紫色、暗紫,最终会高出皮肤,形成大小不等结节。

双波长血管治疗激光是皮肤血管病变的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我院引进的双波长血管病变工作站,采用国际领先的“Multiplex”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一个系统在一个脉冲内先后输出两个波长——高能量脉冲染料激光和nm长脉冲Nd:YAG激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双波长激光设备。可以比常规单波长染料激光更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血管或色素病变,效果更佳,副作用更小,更能有效地个性化治疗,治愈率更高,对鲜红斑痣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治愈率80%以上,尤对毛细血管瘤及草莓状血管瘤等治愈更是达到98%以上,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健康问答

1.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能治疗什么样的血管瘤?

答: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能治疗鲜红斑痣、混合型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结合药物及介入等用于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等。

2.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治疗血管瘤的适宜人群有哪些?

答: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的适宜人群较为广泛,一般出生一个月的婴儿以上均能接受治疗。

3.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治疗血管瘤有何优点?有后遗症吗?有副作用吗?

答: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治疗血管瘤治疗过程不出血,后无疼痛,无致畸变可能,治愈后不复发,无任何*性作用,且不易留疤痕。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和肿胀,一般一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4.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治疗血管瘤有风险吗?

答: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治疗血管瘤一种光波的照射,治疗后无疼痛,无致畸变可能,治愈后不复发,无任何*性作用,所以是没有风险的。

5.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治疗血管瘤需要住院吗?

答:双波长激光Cynergy技术治疗血管瘤非常安全,不需要住院,治疗后冰袋冷敷半个小时即可。

健康-转

医院门诊三楼皮肤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7 6:02:00


  皮肤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皮肤、皮下组织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属于错构瘤性质,但非真性肿瘤,具有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性。国外文献报道,1岁婴儿血管瘤发病率已达5%-10%。在血管类型方面,毛细血管瘤最为多见,占50%-60%,混合性血管瘤为25%-35%,海绵状血管瘤为15%,其他类型血管瘤占10%。

常见的血管瘤有哪些1、毛细血管瘤:非常多见,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占1%,10%-12%儿童受累,多见于面部、头皮和颈部。偶尔表面可发生溃疡,以致出血。大约30%的病例是先天性的,于生后3-18个月呈快速生长期,表现为局部肿块。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完全或不完全消退。2、海绵状血管瘤:位于皮肤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血管瘤。绝大多数会逐渐或在某阶段迅速发展增大,有时可达很大体积,破坏周围组织,使肢体变形。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可静止,或极缓慢的生长,但不会自行退化。3、混合性血管瘤:指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体。瘤体的生长过程与毛细血管瘤相似,在最初6个月迅速生长,富有极大的侵犯性。以后仍可部分自然消退,但不会完全萎缩。有的部分患儿因生长迅速,可形成婴儿的巨大血管瘤。4、葡萄酒色斑:亦称鲜红斑痣,出生时即存在,病变位于真皮层中,也可累及较较浅的表皮下层,因此可产生易出血的丘疹。发生在面部时,影响美观,可致年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得了血管瘤怎么办?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三院)皮肤科引进世界目前最先进的血管瘤激光治疗工作站,解决了之前血管瘤患者因使用冷冻、手术、放射等治疗方法造成的痛苦大、留疤痕等弊端。该治疗方法无痛苦、治疗快、效果显著,目前已治疗数百例患者,部分已完全治愈,部分还正在接受治疗。如有疑问,可拨打咨询

TUhjnbcbe - 2021/3/17 6:02:00

作者:杨冬艳吴灵羽金春香

单位:医院超声科

患者,女,63岁,医院体检,行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胰头占位性病变,遂至我院就诊,门诊以“胰腺肿物”收入我院。病程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疸,无腰背部疼痛。无发热,不伴咳嗽、咳痰,饮食睡眠尚可,大便正常,便次规则,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糖尿病史5年,行胰岛素治疗。高血压5年,行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丙肝病史1年。

肿瘤标志物(CA19-.80U/ml)、肝功、肾功及血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丙肝抗体23.50S/CO。空腹血糖(干化学)6.69mmol/L。

1.二维超声:肝脏及胆囊未见异常。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头(含钩突)增大、范围约6.2×6.6×4.2cm、呈分叶状囊实性回声(图1),内无明显血流信号,紧邻肝门、胃窦、胆囊,包绕的门静脉及胆管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体、尾部实质回声增强;主胰管全程显示、内径0.3cm(图2)。提示:胰头良性占位?主胰管略增宽。

2.超声造影:病变胰头内实质部分呈“同进快退等增强”(图3、图4)。提示:胰头囊实性占位,待除外恶性。

胰头、胰体部多发囊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以胰头为著,其内可见斑点样钙化密度影(图5),病变大小约为6.2cm×5.1cm×2.8cm,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病变局部似与胰管相连,胰管略增宽(图6);余胰腺腺体未见异常强化。提示:胰头及胰体改变,不除外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超声引导下经体表组织学穿刺活检,设定组织条长度为1.5cm。穿刺组织3条,组织条长0.3-0.5cm。

镜下见纤维组织间血管增生、扩张,不除外血管瘤。

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穿刺病理结果诊断为胰腺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良性肿瘤性疾病,来自间胚组织,生长缓慢,常见于皮肤、眼、肝、脑等器官。国内外报道发生于胰腺者少见,多见于中年女性。胰腺血管瘤组织学上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四型,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瘤体大小不一,多为单发。肿瘤较小时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腹痛,肿瘤较大时可有压迫症状,甚至破裂出血。治疗方案依据肿瘤大小、部位及患者症状决定。术后预后较好,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胰瘘,以体尾部肿瘤多见。

胰腺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但因胰腺解剖位置隐蔽,故临床需结合病理结果确诊,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辅助排除恶性肿瘤。结合相关文献,胰腺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如下:(1)二维超声肿瘤呈囊实性回声;(2)CDFI:肿物内无明显血流信号或有低速静脉血流信号;(3)超声造影:多数呈“快进慢出”。(3)CT平扫+增强:病变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楚,无假包膜,较大的病变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病灶内偶见钙化。主胰管多无扩张。典型者可见动脉期强化。

本病与IPMN(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影像学表现相近,且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本病属良性病变,但部分IPMN有癌变倾向,故二者需鉴别。

IPMN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三型,多位于胰头及钩突部,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样囊性肿块影,且与主胰管相通,其内较少发生钙化,并可见主胰管呈“串珠”状扩张,管内可有实性结节,结节可呈均匀强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胰腺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