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头颈影像ldquo鼻咽纤维血管瘤
TUhjnbcbe - 2021/3/27 0:28:00
什么药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929171.html
鼻咽纤维血管瘤

临床资料

男,17岁,双侧鼻堵塞1年,伴双侧鼻腔间断出血半年,右侧明显。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图1E

图1F

图1G

图1H

影像学报告描述

CT平扫(图1A、B):右侧鼻咽部后鼻孔区较大软组织肿块(图1A,黑星),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向上经缺损的蝶窦下壁(图1B,白箭头)突入到右侧蝶窦内,呈“哑铃状”改变(图1B,黑星),窦间隔受压左移(图1B,黑箭头),右侧翼突受压部分骨质吸收(白箭),翼管消失(图1B,黑箭示左侧正常的翼管);向内侧压迫鼻中隔变形,部分骨质吸收(图1A,白箭头),并跨越中线进入对侧鼻咽腔内,使其明显变窄(图1B);向前突入右侧鼻腔后部,后鼻孔闭塞(图1A);向后枕骨斜坡部分骨质吸收(图1A,黑箭头)。MRI平扫(图1C-E):右侧鼻咽部-蝶窦“哑铃状”软组织肿块(图1E,黑星),边界清晰,T1WI呈等信号,信号欠均匀,T2WI呈较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其内均可见散在斑点状或细线状低信号影(黑箭)以及斑片状低信号区(黑箭头),T2WI尚可见散在斑片状高信号影(图1D,白箭头)呈“盐-胡椒”征改变,周围骨质结构呈受压吸收改变,右侧蝶窦窦腔内片状T1WI较低信号区。MRI增强扫描(图1F-H):右侧鼻咽部-蝶窦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黑星),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或细线状低信号影(黑箭)以及斑片状低信号区(黑箭头),呈“盐-胡椒”征,右侧蝶窦窦腔内片状T1WI较低信号区无强化。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右侧鼻咽纤维血管瘤,伴右侧蝶窦炎症。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鼻咽纤维血管瘤(nesopharyngealfibroangioma)是鼻咽部常见良性肿瘤。多发生于15—25岁男青年,一般在25岁以后可能停止生长,故又称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纤维血管瘤。病理特点为鼻咽部类圆形紫红色肿瘤,富含血管,触之极易出血;无包膜,切面呈网状或海绵状,有充满血液的窦腔。临床特点为鼻腔反复出血,出血量较多,并出现渐进性鼻阻塞,病程长,进展缓慢。肿瘤较大时可出现邻近组织或器官的受压症状,如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眼球突出、视力下降、面颊隆起,头痛及脑神经症状。

影像学特点如下。①CT平扫:鼻咽部后鼻孔区或蝶腭孔区软组织肿块,呈类圆形或哑铃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②肿瘤较大时,对周围组织产生挤压推移及骨结构受压变形、吸收。③肿瘤向前突入后鼻孔至鼻腔内,使鼻中隔向对侧移位,经蝶腭孔侵及翼腭窝和颞下窝,或经眶下裂累及眼眶,使眼球突出,向上可累及蝶窦和筛窦。④增强:肿瘤明显强化,CT值可超过HU。⑤MRI:肿瘤呈T1等信号、T2不均匀高信号,夹杂点状或条状低信号的血管流空影,呈特征性的“盐-胡椒”征;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血管流空影不强化,亦表现为特征性的“盐-胡椒”征。⑥DSA:鼻咽部肿块明显染色,可显示肿瘤侵及范围和供血动脉,供血动脉多为颈外动脉的分支颌内、咽升动脉。

鉴别诊断

①鼻咽癌:浸润性生长,常伴有骨质破坏及淋巴结转移,轻度或中度强化。②鼻咽部恶性淋巴瘤:亦好发于青壮年,可以多中心发生,颅骨破坏少见,转移淋巴结通常无中心坏死。③蝶窦恶性肿瘤向下侵及鼻咽部:肿瘤中心位于蝶窦,同时也可以向上侵及海绵窦及垂体窝。④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肿块经扩大的窦口或副口与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影相连,一般无明显强化。

小结

青年男性,经常大量鼻出血,CT显示鼻咽部类圆形或哑铃状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MRIT2WI或增强显示特征性“盐-胡椒”征,提示鼻咽纤维血管瘤。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颈影像ldquo鼻咽纤维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