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阴雨天后,杭城气温从约20℃“速冻”至2℃。脑动脉瘤患者最讨厌这种天气了,气温骤降,脑内“炸弹”一旦破裂,几分钟就可能导致猝死。
杭州64岁的崔老伯,半年前突发头痛、昏迷,送医被确诊脑动脉瘤并做了介入手术。这两天,他特意到浙江大学医院复查。一做造影,害怕的事情发生了:动脉瘤复发,左侧椎动脉又长出一个小瘤。
主刀医生、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郑伟良给出治疗方法:做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用约5mm的弹簧圈,1个小时就能搞定这个脑动脉瘤。
而这个手术的亮点,在于开刀的口子是在大腿处。用一根头发般细的导丝,从大腿股动脉进入血管,再“游走”到大脑,找到动脉瘤的“老窝”。本期微创视频,医馆君联合医院拍摄了这个精妙的手术。
专家名片专家名片:郑伟良,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院介入科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业务特长为脑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治疗和神经疾病影像诊断。在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微创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完成神经介入治疗超过例,包括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栓塞和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溶栓及取栓术等。
手术看点1、导管穿刺插管至位于椎动脉的动脉瘤腔,巧妙避开附近细小的血管
崔大伯的动脉瘤很小,只有6*8mm,而且长在椎动脉,也就是小脑和脑干旁边非常深的部位,开刀风险很大,最好的办法就是介入手术。
找准这个小瘤的位置很重要,医馆君看到,郑医生动作很利索,在病人大腿处开个小口,导管沿着股动脉、主动脉及颈动脉,一直“游走”到动脉瘤位置,而且避开了周围的关键动脉。
2、放置弹簧圈,把整个动脉瘤腔“堵掉”
支架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跨过动脉瘤腔到达远端动脉,使瘤体与与动脉血管不完全隔离,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
最后,像头发丝一样细的5mm弹簧圈“上场”,经导丝被送到瘤腔内。位置放好后,郑医生一按体外的“解脱”装置,弹簧圈伸展开,整个动脉瘤空间就被它逐渐填满了。瘤体里的血液遭遇“异物”,也开始变凝固。瘤变实心,血就不能冲破瘤这个“气球”了,脑动脉瘤的危险随之解除。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本集《孔中窥术》视频,如果您想感受美剧一样的医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