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介入诊疗肿瘤科自主新技术开展简介
TUhjnbcbe - 2021/4/30 14:36:00

恶性肿瘤是当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包括化疗、放疗、手术、介入、热疗、中医药等主要治疗手段。我科自成立以来,坚持“科学治癌、关爱生命”理念,中西医结合,根据病患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疗效。

我院肿瘤科自年独立建科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将开展肿瘤新技术造福患者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派出人员外出学习。介入医学诊疗范围大、治疗难度高,在人体中探幽入微,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就我科近期自主开展的部分介入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案例1:

近日我科医生联合放射科成功完成首例CT引导下的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术。CT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术是对可疑恶性病变进行精确定性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CT引导下对肺部小结节及孤立结节穿刺活检,以便对胸部肿瘤进行筛查,达到对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加以指导。但肺部小结节尤其是微小结节(小于1cm)穿刺活检穿刺难度较大,活检假阴性率较高。在CT引导下可实现肺部小结的精准定位及可视化操作,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穿刺过程中选择肿瘤活性部位进行穿刺活检。

该例患者为肺部多发小结节病灶待查,为明确结节性质诊断及下一步治疗,需行肺部穿刺活检术。经CT引导下精准定位,取得较为准确的病理结果,为患者下一步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适应证:

1、新发现或随访中增大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需确定结节的病理性质;

2.既往无恶性疾病史的多发肺部结节,或者已知恶性疾病史,但经治疗却不消散结节;

3.持续存在、治疗后吸收欠佳的肺部浸润性病灶;

4.胸膜及纵隔病变,肋骨、胸骨、胸椎等胸壁病变;

5.已明确组织病理类型,需明确驱动基因;

6.已行抗肿瘤治疗,治疗后复发,以明确耐药机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禁忌证:

暂无绝对禁忌,但并发症风险大或者无法耐受检查患者不建议穿刺活检。具体情况需要专业医师进行检查后判断。

总之,CT引导下肺部结节穿刺活检术可根据影像学提前设计穿刺路径,尽可能降低气胸和出血的风险,还可帮助区分病灶内的实质成分与坏死部分,从而增加穿刺成功率。对于肺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案例2:

陈某某,女,85岁,因“反复腹痛3+年,加重3天”入我院急诊科。入院后盆腔CT提示:膀胱上方囊肿11x7.4cm,考虑右侧附件来源。予以补液、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遂由急诊以“腹痛原因待查”转入我科治疗。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我院增强CT考虑:右附件区囊肿,囊腺瘤?畸胎瘤?经我科医生与放射科沟通后考虑囊腺瘤不除外,建议外科手术切除,病情告知家属,家属考虑患者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大遂拒绝行手术治疗。与家属积极沟通后,患者家属仍强烈要求行囊肿穿刺引流缓解腹痛症状。经我科徐静主任及介入团队医生讨论后决定行CT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硬化术及取囊液行病理学诊断。

术前

术中

术后

年12月09行CT引导下盆腔囊肿穿刺引流硬化术,术中抽出清亮淡*色液体共约ml,术毕予以50%葡萄糖注射液25ml囊腔内注射硬化处理。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囊液病理学报告回报:未见异形细胞。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腹痛症状消失。术后3天患者无特殊不适,准予出院并交代定期复查。

肝、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腹部囊肿,囊肿体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当囊肿直径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就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例如腹痛、腹胀、厌食等,严重者则会影响肝功能、肾功能。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或超声引导下肝、肾、卵巢囊肿的穿刺硬化治疗术作为一种微创、安全的方法,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肝、肾、卵巢囊肿的常用方法之一。采用穿刺硬化的方法可以迅速减轻或者消除临床症状,及时进行穿刺治疗可以避免影响肝、肾功能,也能够避免囊肿内壁由于快速扩大而导致的血管破裂,发生囊内出血的并发症。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肾、卵巢囊肿相比,穿刺治疗的创伤性、侵入性最小,安全可靠。

案例3

患者陈某某,男,83岁,以“发现肝脏占位20余天,确诊肝恶性肿瘤1周”收入院。患者20余天前因“关节疼痛”就诊于我院风湿免疫科,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遂行病理穿刺活检提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建议行PET-CT进一步明确肝内肿瘤为继发还是原发病灶。同时考虑患者一般情况可,PS评分2分。肝功能Chlid-PughA级。建议手术或全身化疗治疗。但患者家属考虑患者年事已高,拒绝手术及全身化疗。建议可行肝动脉灌注经化疗术,经与家属积极沟通交流后,患者及家属同意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

术中肝动脉造影

术中灌注化疗药物

经我科徐静主任及介入团队医生讨论后,决定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用药方案为:表阿霉素+达卡巴嗪,肝动脉灌注化疗。年12月10日在DSA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予以保肝、止吐、护胃、利尿治疗。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无心慌气短,未见任何化疗药物导致的副反应。术后3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准予出院。嘱21天后来院行下一周期肝动脉灌注化疗。

经导管血管腔内药物灌注术(transcatheterarterialinfusion,TAI)是通过导管经血管注入各种不同的药物到病变的组织和器官,以达到疗效高而副作用轻的治疗效果。TAI实施简单,适应证广且疗效较显著,是血管内介入放射治疗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理论依据为肝恶性肿瘤的血供主要来自动脉;经动脉给药,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更高;“首过效应”减少全身副作用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适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无法手术或经全身化疗效果不佳或不愿行全身化疗的患者。具有适应证广泛,精准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疗效显著,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是目前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

当前肿瘤治疗是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时代。介入医学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介入治疗使无法手术病人通过介入治疗降低肿瘤分期完成手术切除;介入止血栓塞技术也可为全身化疗保驾护航,保障患者全身化疗安全正常进行;介入治疗联合热疗、靶向以及免疫治疗增加了局部抗肿瘤作用也提高了全身抗肿瘤疗效;中医药联合介入治疗既能减轻介入栓塞并发症和患者各种不良反应亦能为中医药整体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争取宝贵时间,使中医药抗肿瘤疗效更为突出。

总之,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局部肿瘤病灶,采用微创方式,以期既能减少患者手术及全身化疗带来的创伤及副作用又能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介入治疗配合手术、全身化疗、热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既能够很好得控制局部肿瘤,又能够更好得防治肿瘤复发转移。今后随着我科介入治疗的不断开展,介入综合治疗将成为继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我科肿瘤治疗方面的又一大特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介入诊疗肿瘤科自主新技术开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