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偶尔会有耳鸣的情形,随着年龄增大,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加,虽会造成困扰,但是绝大部分是听觉神经退化或短暂的功能失调所引起,并不会有大碍,然而耳鸣若是突发性且影响听力时,就要当心可能为突发性耳聋, 耳鼻喉科最近陆续诊治数名病患,他们有一个共通症状,因突然出现持续的耳鸣症状,虽在他处求医治疗,但症状皆无改善。院方指出,这些患者单侧听力有显著下降现象,判定为突发性耳聋,令人惊讶的是,有些病人发病后曾经接受过其它诊所听力检查,被告知是听力退化,无药可医, 甚至有病人合并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而住院治疗,在整个治疗期间,完全没有做过听力测验,医院提出警告,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尽早治疗,*金治疗时期为发病的一周内,因为听觉神经尚未完全坏死,一但错过*金时期,听力复原的机会就大为降低,很可能一辈子就失去宝贵的听力。 如果突然发生单侧的耳鸣持续不断,伴随听力异常时,就应该接受听力检查,院方指称,有些病人抱怨是耳鸣太吵,才导致听不清楚,其实是听觉神经受损造成的,耳鸣只是它的征兆而已,若伴随着天旋地转,更要及早就医,因为合并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比较不好,更不能拖延。
中医学对耳聋的认识较早且各家学说亦较一致。《素问.缪刺论》认为“邪客于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汇萃众说,指出“耳呜耳聋有虚有实,虚证多属肾虚、气虚,实证则由外邪、痰火、肝火引起”。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指出“肾开窍于耳,心亦寄窍于耳,胆络脉附于耳,体虚失聪,治在心肾,肝郁窍闭,治在肝胆”。叶天士在《温热赘言.医效秘传》中还说“耳聋者,邪传少阳之经也”。其解剖学、病理学观点十分明确。《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胆府经文胆经循行经文中说“……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三焦经文三焦经循行经文中说”……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诸经汇于耳窍,就与螺旋器、蜗神经、内耳的内、外淋巴、蜗管血管纹等密切相关,为我们提示了听神经系统的神经、经络解剖学概念及病理相关论。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的研究,也为中医“整体内因,阴阳平衡”的基本观点提供了形象的实验依据,解释了人体生物电子运动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即人体各部、器官的正常生理状态与疾病的病理状态,从而沟通了医学界唯象学与唯形学的中西医思维方式,为我们治疗医源性神经性耳聋提供了病理解剖学和治疗学的理论依据和辩证方法。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