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understanding
血管瘤认识误区
你家宝宝血管瘤去治了吗?
没有
我怕孩子太小受不了,等等吧!
对于血管瘤的认识,早期人们是从形态学进行分类的,比如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但是这样分类无法揭示疾病的本质,所以导致治疗方法存在很多的误区。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全国性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根据瘤体的病理组织结构以及临床特征为依据对血管瘤进行分类,重新明确了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概念,分类和命名,并一直推荐应用Waner和Suen的分类命名:
血管瘤分类
血管瘤
脉管畸形
1.微静脉畸形
包括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和微静脉畸形两类
2.静脉畸形
3.动静脉畸形
4.淋巴管畸形
又分为微囊型与大囊型两类
5.混合型畸形
含静脉—淋巴管畸形和静脉—微静脉畸形两型”
其中,肿瘤类的血管瘤以“婴幼儿血管瘤”为主。
01不同类型的血管瘤都有什么表现?
★★★★★
1.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会以大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出现,它们不高于或略高于皮肤表面,并且表面略粗糙。而且大多数只是微小的红点,彼此扩大并融合在一起,通常比皮肤高3-4毫米,鲜红色,边界清晰,表面有很多颗粒状,类似于草莓而得名。它通常在出生后就存在,并在6个月内迅速生长。
2.鲜红斑痣(毛细血管畸形)
鲜红斑痣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在皮肤表面没有凸起。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或全部受压消失,表面光滑。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会加深并变为红色和紫色。在65%的患者中,病灶会逐渐扩大增厚,并且在40岁之前可能会出现结节,并且在创伤后容易出血。
3.脉管畸形
脉管畸形主要以静脉畸形为主,早期症状不明显。浅表静脉畸形其表面症状呈蓝色或蓝紫色,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深层静脉畸形在皮肤表面不存在异常,表面可能有肿块,质地柔软,体积可随身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详见《大可不必“谈瘤色变”,它不可怕》?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02如何知道血管瘤是否在生长?
1.做好日常的监测和记录
一旦发现孩子患有血管瘤,日常做好监测和记录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患处的密切观察,并定期拍照做好记录,能够简单直接的判断血管瘤患处的面积、体积是否增大,数量是否增多,这也有利于医生根据这些记录了解患儿的情况,便于疾病诊断与治疗。
2.监测血管瘤是否有疼痛、无力等现象
宝宝血管瘤患处如果出现疼痛感,则可能是因为血管瘤的生长出现压迫神经、侵犯关节、侵犯骨质等情况了,这是血管瘤继续增长的信号,要引起重视。
生长在四肢的血管瘤,患儿如果出现无力的现象,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就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这可能血管瘤持续增长的症状。有些人误以为这只是疲劳引起,从而耽误诊疗,导致病情加重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03家长怎样走出血管瘤的认识误区?
★★★★★
误区1:宝宝血管瘤会自行消退,无需治疗,应该先“等待观察”
虽然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点,但能否自行消退、消退到何种程度仍无法判断。自然消退的过程漫长,长达数年,时间越长,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治疗的难度就越大,加之婴幼儿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造成的外观畸形对患儿及家长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儿童的早期身心发育。
少数婴幼儿血管瘤在增殖期生长迅速,可伴发溃疡、出血、感染或功能障碍(视力、听力、呼吸、吞咽等),甚至危及生命。据临床数据观察,在合适时期内治疗血管瘤,能降低治疗难度,防止后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产生。
治疗越早(<5个月),效果越好,且可防止后期大的残存改变。早期干预,可控制血管瘤生长,使消退期提前,消退过程缩短,达到理想的美观和功能效果。”(引自《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理念与方法的转变》)
所以一定要及时找医生治疗,不能盲目等待消退。
误区2:孩子太小,治疗太痛苦,孩子承受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瘤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会加重宝宝的病情,也因此增加了治疗难度。
近年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理念与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采用微创方法治疗血管瘤,痛苦很小,孩子基本都能承受,如高频电凝微创治疗,出生一个月以上的婴儿均能接受治疗,安全痛苦微小,是婴幼儿血管瘤比较优势的治疗技术。
误区3:治疗一两次效果不明显就想换方法
有些家长一味追求快速的治疗方法,会增加瘢痕等后遗症的风险,治疗一两次后效果不明显就放弃治疗或换治疗方法,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观念。
宝宝血管瘤是一种慢性疑难症,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往往有的面积大、位置深的血管瘤需要分期治疗,应坚持遵医嘱,按疗程进行规范治疗。
误区4:血管瘤宝宝的治疗和常规疫苗接种有冲突,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6个月以内的宝宝,正常程序的疫苗接种有: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如果血管瘤宝宝正在住院治疗中,建议常规的口服可以正常进行,对于需要注射的疫苗可在出院后再考虑进行;
宝宝出院后根据病情和类型采取的后续治疗也是不同的,有外敷和内服这两种情况,其中外敷的药物对宝宝接种疫苗的影响不大,可以正常进行,而内服的药物会根据个体吸收情况的不同会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患有血管瘤的宝宝能否接种疫苗,还是建议患儿家长带宝宝到当地预防接种服务中心,咨询相关的专业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适合进行接种,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的进行接种,以免耽误血管瘤宝宝患处的愈合,或者导致疫苗接种不成功。
误区5:血管瘤既然是良性的,切了不就好了?
有些家长认为血管瘤听起来就是个瘤,既然是良性的,手术切除即可。其实不然,有些深部的血管瘤不采用切除的治疗方法,是因为切除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大,且术后患处会有有明显的疤痕,影响美观。
现在针对这些深部的血管瘤,通过药物局部的硬化治疗就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血管瘤切除手术不作为一线的治疗方式。
误区6:现在血管瘤治疗技术先进了,不需要手术。
有些血管瘤生长部位之特殊及速度之快,可能会影响患儿生命,因此即便手术存在风险,也是需要通过及时手术切除瘤体。
例如,今年2月初,医院收治了一位刚满月的小婴儿。孩子右侧脸颊处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血管瘤,且生长迅速。病理活检显示:恶性血管外皮瘤,且瘤体位于颈外动脉主干上,手术难度非常大。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血管瘤也在不断扩张,逐渐压迫气管,影响面部神经,甚至出现了溃烂、出血,血色素一度掉到了60g/L(正常应在g/L以上),十分凶险。患儿不停地出血,又不停地止血、输血。肿瘤之所以长得这么快,就是因为它是血管外皮瘤,而且是主要血管的外皮瘤。术中出血量无法控制,孩子可能当场就没了。
不手术孩子就只能等死,若手术仍存一线希望。孩子妈妈知道这是孩子最后的机会,终于在3月初决定给孩子手术治疗。最终,经过专家会诊及科室主任带领团队进行了血管瘤切除手术:患儿经先介入栓塞,再手术切除了血管瘤。
孩子终于保住了。
因此到底需不需要手术,是需要经过专业医生判断的,家长不要盲目的听信传言。
误区7:想再生一个是不是还会有血管瘤?
血管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存在多种假说,内在缺陷和外在因素都可能参与致病。
实际上血管瘤是胚胎形成皮肤时出现的一种变异,这种变异与我们皮肤形成痣和胎记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在皮肤形成一个偶然因素所导致的,并不是基因出现了问题,至少目前医学上还没有血管瘤遗传的实例和证据。
所以父母有血管瘤或者生了一个或者两个有血管瘤的宝宝,也不能代表再生宝宝一定会得血管瘤。
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同的,家长要走出认识误区,医院血管瘤专科就诊,进行及早、正规、有效的治疗,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把握最佳治疗时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治愈很重要。
04孕期妈妈要注意
★★★★★
由于血管瘤的本质是胚胎期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因此孕期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吃生冷和含激素的食物
孕妇不要吃非当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大多都是催熟的,其中会有一些残留的激素对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
2.远离污染和辐射
如果孕妇吃了一些受过污染的食物或者是经常待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宝宝出生后身上有胎记的几率也会增大。因此,孕妈妈们一定要远离污染源、辐射源等。
3.孕期保持心情愉快
孕妇情绪不稳定或者作息不规律会影响孕妇分泌雌性激素导致宝宝有胎记,所以孕期有个良好的心情,也能很大程度减少胎记的形成。
4.孕期避免碰撞
在怀孕期间应当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发生碰撞。因为孕妇碰撞到什么东西之后可能会使宝宝产生胎记,还有可能动了胎气。
声明:本文部分资料、数据及图片来源:血管瘤医生王亚飞;医院;《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医院等。转发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公益宣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与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