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去年考试情况,补充以下诊断知识。
一、垂体腺瘤
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第3位。成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但分泌催乳素的微腺瘤多见于女性。
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可分为功能性75%和无功能性25%两类。垂体微腺瘤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肿瘤较大时可出现出血、坏死和囊变。偶见钙化。
临床表现:多样,与肿瘤类型和肿瘤的周围结构的压迫有关。泌乳素腺瘤出现闭经,泌乳,生长激素腺瘤出现肢端肥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出现Cushing综合症。巨大垂体腺瘤可出现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头疼等。
CT表现:
1.垂体大腺瘤:平扫时鞍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蝶鞍扩大,鞍背变薄后移。肿瘤可侵犯四周结构,向上投入鞍上池,侧方可侵及一侧或双侧海绵窦,冠状位扫描显示肿瘤呈哑铃状。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或周边强化。
2.垂体微腺瘤:平扫冠状位薄层扫描。增强扫描必须行冠状位薄层增强扫描。快速注入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MR表现:
1.垂体大腺瘤:平扫矢状、冠状位或周围可见鞍区内肿块,T1WI呈较低或等信号,T2WI及FLAIR呈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和不均匀,正常垂体多不显示。肿瘤可侵犯四周向上生长,由于受鞍膈束缚,可见“束腰征”。增强呈均一强化。
2.垂体微腺瘤:平扫冠状位及矢状位薄层扫描时T1WI呈较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信号强度低于正常垂体,1小时后高于正常垂体。
二、肝血管瘤
通常为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好发于女性,多为单发,大小不等。
临床表现:常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偶尔发现,巨大的血管瘤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偶可见肿瘤破裂出血。患者全身情况良好。
CT表现平扫显示为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偶可见钙化灶。较大肿块内偶见更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CT多期增强扫描技术是检查海绵状血管瘤的关键。肝动脉期可见肿瘤边缘不连续的斑片状、结节状明显强化,密度接近同层主动脉;门静脉期可见强化灶互相融合并逐渐向肿瘤中心扩散,密度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肝组织;延迟扫描见整个肿瘤均匀性强化,密度进一步降低,但仍略高或等于正常肝实质。整个对比的增强过程表现为快进慢出的特征。
MRI表现:平扫在T1WI上肿瘤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在T2WI上肿瘤呈均匀的高信号,并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加,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称为灯泡征。
三、肝囊肿
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和多囊肝,前者包括单发、多发性肝囊肿,后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变,常合并多囊肾。
临床表现多见于30~50岁,一般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巨大肝囊肿可致肝大上腹部不适等。好发于肝右叶。生长缓慢。
CT表现:平扫显示肝实质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清楚锐利,密度均匀,CT值为0-20Hu,常单发或者多发。对比增强检查后囊无强化。
MRI表现T1WI上显示为边缘光滑锐利的圆形低密度区,信号强度均匀;在T2WI上为高信号。增强无强化。
肝细胞瘤
好发于30~60岁,男性多见。发病与乙型和丙型肝炎及肝硬化密切相关。肝细胞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绝大多数为血管丰富的肿瘤.晚期可发生肺、骨骼、肾上腺和肾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患者多有肝炎病史,早期一般无症状,中晚期表现为肝脾疼痛、消瘦乏力、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AFP多为阳性。
CT表现:平扫巨块型和结节型肝癌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肿块,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有假包膜者边缘清楚,多数为低密度或低密度区内有更低密度,少数表现等密度或高密度。弥漫性肝癌可见广泛分布、边界不清楚的低密度小结节;小肝癌表现为肝实质内3CM以下的类圆性低密度结节,边界清楚或不清楚。侵犯胆道系统引起胆管扩张,如同时出现肺、肾上腺、骨骼等转移,也是肝炎的重要征象,多合并有肝硬化。
增强扫描:常规采取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迅速出现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强化,而此时正常肝组织尚未出现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见肝门静脉和肝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的强化迅速下降;平衡期肝实质继续保持高密度强化,肿瘤密度在持续下降则显示为低密度灶。整个对比剂增强过程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征。在动态CT系列图像上肝癌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曲线。假包膜一般呈延迟强化表现。
MR表现
在T1WI上呈边界清不清的稍低信号,T2WI上呈略高于肝实质高信号。假包膜在T1WI上表现为环绕肿瘤的低信号环。
增强扫描:应用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强化表现与CT相同。若选用超顺磁氧化铁(SPIO)进行增强,因肝癌病灶内没有Kupffer细胞,SPIO不被吞噬,所以T2WI上呈高信号,而正常的肝脏在T2WI呈低信号。
习题
1.患儿女,12岁,车祸致头颅外伤3天。MRI显示左侧额顶部见新月形等T1短T2信号病灶,信号不均,跨越中线到对侧,脑组织受压内移,占位效应显著,可能的诊断是
A.硬膜外血肿
B.硬膜下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弥漫性轴索损伤
E.脑挫裂伤
B
2.女性,35岁,右上腹隐约不适,CT示右肝内一欠规整的低密度灶,增强早期强化明显,延迟扫描等密度。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癌
B肝血管瘤
C肝脓肿
D局灶结节增生
E肝腺瘤
B
3.肝癌在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
A速升速降型
B速升缓降型
C缓升速降型
D缓升缓降型
E以上都不是
A
4.根据CT值推测胆系结石成分,从低到高依次为
A胆固醇、胆色素、含钙
B胆色素、含钙、胆固醇
C胆色素、胆固醇、含钙
D胆固醇、含钙、胆色素
E无一定规律
A
5患者,男,35岁,HBSAg(+)。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叶有20×30mm大小低回声结节。CT动脉期病灶略有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呈低密度,有清楚边界。AFP20μg/ml(正常范围)。最有可能诊断为
A肝血管瘤
B肝细胞性肝癌
C肝炎性假瘤
D脂肪肝
E肝腺瘤
B
6患者,女,40岁,超声体检发现肝左外叶15mm×15mm强回声结节。CT动脉期病灶呈均匀高密度,门静脉期呈略高密度,延迟扫描病灶消失。最有可能的诊断
A肝血管瘤
B肝细胞性肝癌
C转移瘤
DFNH
E肝囊肿
B
7.胆石症及胆囊炎最佳的检查技术是
A超声
BCT平扫
CCT增强
DMRI
E口服及静脉胆囊造影
A
8.当临床疑有脾外伤时,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超声
BCT
C血管造影
DMRI
E腹平片
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