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直径超过10cm的巨大肝血管瘤经动脉栓塞
TUhjnbcbe - 2022/6/21 14:51:00

直径超过10cm的巨大肝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治疗评价及处理策略.pdf

经动脉栓塞术(TAE)是治疗直径超过10cm的巨大肝血管瘤(GLH)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经动脉栓塞术(TAE)越来越被认为是肝血管瘤HH的有效局部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1,2,3]。然而,几乎没有足够的报道将TAE应用于直径超过10cm的巨大肝血管瘤(GLH)的治疗。我们评估了TAE在治疗GLH中的有效性。

本研究对年3月至年6月接受TAE治疗的25例GL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GLH治疗的适应症包括腹痛(4/25)、病灶直径迅速增大(12/25)和其他相关并发症,如腹胀和腹部不适(9/25)[4]。-碘油溶液(15mg博来霉素溶于5mL生理盐水和10mL碘油以1:2的比例混合)用于超选择性栓塞GLH的供血动脉,明胶海绵颗粒(1-2mmin直径)用于辅助栓塞。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数据表示为平均值±SD偏差,并通过非参数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比较;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7.88±5.49个月,首次复查时间为TAE治疗后2.92±0.76个月(图1)。放射学检查显示平均最大病灶直径从TAE前的13.14±3.27cm减少到10.96±3.66cm(z?=?4.,P?0.),平均最大体积从TAE前的.43±.39cm3减少到.38±.76厘米3(z?=-4.,P?0.)。13例患者在第一次随访后9.07±3.67个月后进行了第二次随访。随访放射学检查显示,最大病灶直径和体积分别由9.28±2.64cm和.37±.68cm3下降到7.20±2.37cm(z?=?3.18,P?=0.)和.26±.10cm3(z?=-3.04,P?=0.)。通过后续观察,我们证实病灶大小有随时间逐渐减小的趋势。

图。1

一名39岁的女性,GLH11厘米。动脉A期和静脉C期CT显示右肝有较大的肝血管瘤。TAE治疗3个月后第一次复查,CT动脉B期和静脉D期显示血管瘤体积缩小

此外,术中血管造影显示,11例(44.00%,11/25)患者GLH由肝动脉供血,另外14例(56.00%,14/25)患者GLH由肝动脉和肝动脉供血。膈下动脉,其中右侧膈下动脉供血9例,双侧膈下动脉供血5例。胸内动脉(2例)和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偶尔也参与了GLH的供血(图2)。我们认为导致病灶血供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灶大小和病灶部位(表1)。当GLH病变靠近膈顶时,除了肝动脉的常规血液供应外,它们还可能接受膈下动脉和胸内动脉的血液供应。如果GLH病变位于肝门或肝小叶,胃左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额外供血的可能性增加。如果GLH病变位于肝左叶,则左侧胸廓内动脉和左侧膈下动脉易受累于其供血。因此,TAE治疗GLH时,应明确供血动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图2

一名49岁女性,肝右叶GLH为17cm。TAE术中血管造影显示,除肝动脉A供血外,胃十二指肠动脉((a)中的蓝色椭圆)、右侧膈下动脉B和右侧胸廓内动脉C也参与了GLH的供血。红色箭头表示供血动脉

表1病变部位及血供情况汇总

出自:直径超过10cm的巨大肝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治疗评价及处理策略

供血位置肝动脉右膈下动脉双侧膈下动脉右侧胸廓内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右叶左叶21–––左右叶32–1–右叶和尾状叶1–1––左叶和尾状叶2–1––全部的

TAE的成功率为%。根据SIR分类[5],TAE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如腹痛、发热、一过性肝功能不全、食欲不振或恶心等。在21名患者中,观察到轻微的术后疼痛(B类并发症)。4名患者出现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腹痛、回归热、白细胞增多和肝功能检查异常),被认为是C-D级:不需要进行主要治疗,但主诉需要住院超过48小时。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肝脓肿、骨髓抑制、肺部感染等与TAE或博来霉素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该报告表明TAE是治疗直径超过10cm的GLH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是,只有明确确认了GLH的供血动脉,才能保证TAE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应延长随访时间,以实现对其有效性的准确评估。

END更多精彩内容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直径超过10cm的巨大肝血管瘤经动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