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体检的重要性
孩子的身体健康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有效地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还能及时发现宝宝的潜在疾病和发育迟缓问题。比如髋关节脱位、肌张力不够、身高增长速度过慢等。
同时,为爸爸妈妈的喂养教育方式提供有力的指导,比如怎么保证全面的营养,让爸妈们养孩子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所以,定期去专业的机构为宝宝做一次健康体检,是必要的、值得的。
第一次体检:出生时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体检就是在宝宝出生时医生做的身体检查。
具体内容:
1.在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医生会先评估apgar评分:心率,呼吸,肌张力,肤色,对刺激的反应,检查宝宝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是否需要进入新生儿科给予进一步的诊治。
2.体格检查:一般测量体重,身高,头围,囟门大小;全身的身体检查。检查宝宝身体是否存在先天性的疾病,比如先天性痣、色斑或血管瘤等等。
第二次体检:出生后3天内
宝宝出生后3天内,尚未出院之前,医生会来给宝宝做第二次体检。
1.常规的体格检查:一般测量体重,身高,头围,囟门大小;全身的身体检查。
2.辅助检查:需要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采集新生儿脚底血做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筛查。若有可疑疾病迹象,会根据相应的情况进一步检查。检测新生儿*疸数值,监测宝宝*疸情况。
最初2个月内的体检
在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月里,父母和宝宝的联系开始尝试着互相协调,父母也开始学会如何应对宝宝出现的反应,这些互动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行为。
因此,在最初的2个月内,访视的频率取决于宝宝的健康状态以及父母的需要。如果宝宝是一个早产的宝宝,或者是第一次当父母的人,就会比较焦虑,可能需要更多的体检,可以每个月找儿科医生体检1次。
日后常规体检
若宝宝生长发育情况稳定,接下来建议分别在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周岁,2周岁半,3周岁分别给宝宝体检。
体检的注意内容分别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询问既往史:出生史,第几胎,几产,足月/早产,出生时窒息、抢救史,*疸史,母乳喂养史,出生筛查是否正常(血液、听力、视力)(如果是第一次体检都要问一遍)
2.询问了解家族史: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等等,评估宝宝是否有患某疾病的危险因素。
3.体格检查:
一般测量:测量体重,身高,头围,囟门大小,绘制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综合评估宝宝生长发育情况。
皮肤:注意有无血管瘤等先天皮肤问题,有无湿疹,有无擦伤等皮肤问题,查看卡介苗疤痕情况
眼睛:观察眼睛及眼睑,眼球的运动,瞳孔的透明度、红光反射
耳廓及外耳道、鼓膜耳廓是否有湿疹、鼓膜是否正常
口腔:小月龄时注意检查口腔内发育是否有异常,是否有鹅口疮。6个月出牙后建议半年1次口腔专科体检,检查有无龋齿、斑点、脱矿、染色、牙齿损伤、牙龈炎等。
心脏听诊有无杂音,股动脉搏动是否对称、有力
肺部听诊有无啰音,胸廓发育有无畸形
腹部听诊,肠鸣音是否正常,触诊有无包块,有无压痛
检查宝宝的神经发育情况,比如对视觉、听觉的刺激反应如何
四肢及颈部检查,排除斜颈,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问题。
4.辅助检查:
体检时需要确认出生筛查有无通过,听力筛查有无通过,若有异常,提醒尽早就医。
红光反射:建议出生后到2周岁,都进行红光反射检查,筛查眼后段的异常和视轴上的浑浊,例如白内障和角膜浑浊
血常规:6个月龄建议查一次,若正常,之后每1年内查一次即可。其他的血液检查,不建议普查,建议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增加血检的项目
粪尿常规:建议每年查1次。
髋关节B超,建议查体发现髋关节异常的或者是家长特别担心的时候,进行B超检查,不建议普查。
其他的检查项目,比如心脏B超,泌尿系统B超等等,建议根据宝宝的身体查体以及宝宝的出生史,既往史等情况再决定是否增加。或是有其他发育异常的,建议针对性给予进一步检查。
5.心理行为测评(检查项目类似,具体的检测内容和对于宝宝各个阶段的要求不同):
采用ASQ筛查量表,对宝宝包括沟通,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交,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评估,有针对性得指导家长下一个阶段在家需要注意的地方。若有筛查阳性的部分,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相关量表诊断检测。
6.对家长的答疑解惑:
解答家长平时养育过程中的疑问,发现宝宝养育过程中的问题,予针对性的养育建议,若有发现疾病状态,给于相应的处理建议。
7.对宝宝下一阶段发育的指导:
从科学喂养,疾病预防,发育促进,口腔保健,意外伤害预防,眼和视力保健,听力保健等7方面,给家长宝宝下一阶段发育引导的建议。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孕期知识库)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