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有很多误区,你了解了吗
TUhjnbcbe - 2022/10/21 18:34:00

前几天,有一位何女士,发现她的宝宝刚出生没多久,大腿外侧长了一个类似“红色的胎记”。一开始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红色胎记,没有特别在意,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块“红色的胎记”可以慢慢地消失掉,并不需要特别治疗。

结果,等到几个月过去以后,发现那块“红色的胎记”不仅没有消失掉,面积反而越来越大了,并且手摸上去有凸出感。当时,第一反应就去跟家里人商量这事。在老公的陪同下,女士带着医院检查。

医院,医生开了一张B超检查单检查。等了一个小时左右,最后检查单结果出来,确诊那个“红色的胎记”便是婴幼儿血管瘤。医生根据宝宝的实际病情,制定了适宜的治疗方案,在女士和家人们的积极配合治疗之下,孩子病情有所好转。

想必大家对于上述宝宝身上的红胎记有所疑惑,婴幼儿身上长胎记很正常,为什么会是血管瘤呢?它到底是什么?

一、什么是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它属于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良性疾病,可能对患者的外观、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功能有一定的障碍。

在临床实际中,它的发病率占比为4%。通常在出生几周内,即可能很容易出现病变的状况,但是先天性发病的情况就比较少见。

根据《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专家共识》显示,在血管瘤病例中,约有67%的比例是为单一病灶,4%为多发病灶,13%为节段型。发病部位常出现在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例如患者的头颌面部、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

根据调医院年4月-年10月接诊的因各种疾病入院治疗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显示,婴儿出生三个月左右,男婴血管瘤患者的数量比女婴血管瘤患者数量少两倍以上,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之比约为3∶4,说明女婴儿比男婴儿患上血管瘤的几率高。

同时,数据排名在前三名的患病部位显示,血管瘤患病部位常发生在面部、四肢、背部,而较为少数的患病部位发生于颈部、臀部等部位。初期症状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充血性或擦伤样斑片,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美观。

此外,有极少数案例中显示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因瘤体长的位置特殊或者瘤体生长速度过快,压迫到周围神经而导致患者发生溃疡、感染、视力受损、气道阻塞或癌变等,从而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并对患儿家庭带来严重心理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也许对血管瘤不是很了解,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4个误区有哪些呢?

二、血管瘤治疗有这4个误区!

1、认为“红胎记”跟“血管瘤”一样

在年,Mulliken等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将传统的“血管瘤”一般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这一分类观点,在业界内得到了广泛人士的认同。

血管瘤一般又细分为浅表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这三类。浅表血管瘤,在过去中被称为“草莓状血管瘤”,它会呈现成一种皮肤血管瘤。

深部血管瘤的组织成分跟浅表血管瘤是一样,但是比浅表血管瘤的位置深。混合型血管瘤起源于真皮浅层和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是浅表(皮肤)血管瘤和皮下的深部血管瘤并存脉管畸形的混合血管瘤。

而脉管畸形分为微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混合性脉管畸形、静脉-淋巴管畸形、静脉-微静脉畸形这八类。

有些家长认为所有的“红胎记”跟“血管瘤”都是一样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误区来的。“红胎记”跟“血管瘤”所呈现出来的症状是有区别,其次血管瘤也细分为好多种类的,不同种类的血管瘤症状也是有所不一样的。

2、认为所有的血管瘤都能自行消退,不需要特别治疗。

根据《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专家共识》显示,虽然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概率很高,概率达到60%到90%,但是由于其瘤体体积比较大、生长比较迅速,可能在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脂肪组织堆积和瘢痕等,从而影响美观。

部分血管瘤可能出现破溃、出血、感染及疼痛,从而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质量;有些患者瘤体发生于特殊部位,可能出现造成器官功能障碍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有些婴幼儿血管瘤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并非所有的婴幼儿血管瘤都可以自行消退。对于那些可以自行消退的婴幼儿血管瘤,是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的。

但是有些时候,如果瘤体已经会影响到患者的美观、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特殊情况下,那么就很容易对患儿及其亲属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就需要积极的处理。

3.孩子年龄太小,不用特别治疗,长大自然会好,结果导致拖延治疗。

对于患儿血管瘤体较小且病发的位置并且不处于重要部位,不影响组织器官功能及外表容貌的情况下,可以定期监测等待观察,等待其自然消退。如果存在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等问题,家长们需要积极进行对症下药治疗,保护皮肤美观。

像具有些特殊情况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应该得到及时治疗。例如威胁到患儿生命,婴幼儿血管瘤体发生于气道,使气道受到压迫影响呼吸。或者患者感觉有明显疼痛或伴有溃疡者。

对患者邻近器官的功能造成影响者,比如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病发的部位在面部眼周,那么就很可能导致斜视,并引发散光等并发症。

如果病发的部位在于唇部,那么就有可能对患儿上颌及牙齿的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患者的面部婴幼儿血管瘤合并溃疡,皮损消退后可能产生永久性瘢痕,导致严重损害到患儿的容貌者,影响到患者外貌美观。

4、血管瘤只能通过手术才能治好

生活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每个病人的血管瘤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回流速度和技术条件,制定适应不同病情的病人治疗方案。

治疗血管瘤的方式不仅仅只能通过手术才能治好。血管瘤治疗方法常见的有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局部注射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也有它不同的优缺点,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

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常见于口服普萘洛尔、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普萘洛尔常见的副作用有低血糖、低血压、心率减慢、睡眠改变、哮喘发作等。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常见于会发生皮肤萎缩、潮红、干燥、毛细血管扩张的情况。

对于瘤体较少以及表浅患儿,应当结合自身病患的实际情况采用手术治疗。如果术后恢复不好的话,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出血、瘢痕形成的不良反应。

局部注射治疗包括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硬化剂注射(如聚桂醇、平阳霉素等)。与手术切除相比,局部注射治疗的优点在于它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局部注射治疗,对于部分血管瘤患者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通常适用于早期及浅表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可能会引起皮肤质地改变、毛发脱落,无紫癜、萎缩性瘢痕等不良反应。

一般婴幼儿较少使用血管栓塞的治疗手段,因为对医疗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手术前需要进行影像学及血管造影检查,并且同时对医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医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尽管如此繁琐的要求,但血管栓塞的治疗效果还是令人较为满意,不过有可能会引起存在不同程度发热的不良反应。

三、影响婴幼儿血管瘤的保护以及危险因素

根据《杭州市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情况相关因素及治疗现状》文献数据分析显示,影响血管瘤的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两大类。调查结果显示,说明导致新生儿患上婴幼儿血管瘤的因素与母亲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习惯、健康情况、内分泌等息息相关。

其中如果存在胎儿是女性性别、早产婴儿、母亲是高龄产妇、母亲在怀孕期间孩子的胎盘是异常、母亲在怀孕期间喜欢食用反季节的蔬菜或水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常接触不良生活环境或有害物质、母亲本身在怀孕期间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情况是提高婴幼儿血管瘤病发的常见危险因素。

而母亲是第一胎怀孕生产、单胎怀孕,在怀孕期间食用补品、维生素等是可以降低婴幼儿血管瘤发生的保护因素。

由此可见,影响血管瘤的因素是有分为保护以及危险的性质。那么,根据因素的不同性质,宝妈们在怀孕期间是否可以降低宝宝婴幼儿血管瘤的病发率呢?又可以做出哪些降低婴幼儿血管瘤病发率的预防方法呢?

四、如何降低婴幼儿血管瘤患病率?宝妈们注意了

根据调查区分血管瘤的不同因素,医生对宝妈们做出建议在怀孕期间应当注意日常饮食习惯,食用当季水果蔬菜,避免食用反季节蔬菜以及水果。注意加强营养,根据孕期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孕期所需的叶酸、多种维生素、大豆异*酮等补品。

并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抽烟、饮酒、染发、熬夜等不良的习惯。同时,也应当注意避免接触皮革、塑料、油漆、涂料、汽油、柴油、重金属、医源性放射线等有害生活物质。

因为如果经常接触到这些带有环境刺激类的化学有害物质,那么宝妈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有*物质进入血液循环流通,从而影响到婴儿健康发育,那么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婴儿患婴幼儿血管瘤的风险。

像一些加油站、化工厂、燃料印刷厂这种环境空气中,同样也是存在着一种化学环境污染物,这种化学环境污染物属于环境雌激素。环境雌激素是具有性质稳定、难降解、强亲脂的特点,因此孕妇宝妈们应当注意避免居住在这种不良的生活环境下。

如果最近家里的房子新装修没多久,又或者新添置了一些家具的话,那么同样也是属于不适宜孕妇居住的环境。

总结:

最后,在实际生活中,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慎重选择治疗方法。必要时,应当跟医生商讨治疗方案,结合多种治疗手段治疗,以求达到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

在选择治疗手段方案的同时,应当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原则下适度治疗,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婴幼儿血管瘤复发率。宝妈在怀孕期间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居住环境的情况下,也应当注意宝妈自身的健康情况,如有不适,应当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专家共识

2.杭州市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情况相关因素及治疗现状

1
查看完整版本: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有很多误区,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