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血管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杭州78岁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肿瘤
TUhjnbcbe - 2022/11/12 21:39:00
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m.39.net/pf/a_6086175.html

有一种舒服,叫做掏耳朵。

很多人因此沉迷于掏耳朵不能自拔,还觉得掏得越干净越好,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其实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真没必要,而且经常会有人掏着掏着就出事了:

近日,杭州一位满头白发的大伯就捂着耳朵,医院。

大伯姓徐,今年78岁。“医生啊,我一个礼拜前,突然出现了右侧脸麻木,嘴角歪向一边。吃饭喝水都会漏出来,是不是面瘫了?”徐大伯愁眉苦脸地说,最近几年来,他右耳几乎听不到了,现在又撞上面瘫了,真是屋漏偏逢雨。

医生检查发现他面部右侧额纹消失,口角明显向左偏斜,右鼻唇沟变浅。给大伯进行了电测听检查,提示右耳混合性听力下降。视频耳内窥镜下可见右侧外耳道后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洋葱皮样新生物附着,医生考虑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

听到医生的诊断,徐大伯顿时慌了神:“怎么好好的耳朵里生了瘤呢?”他马上快速回忆起这几年自己对耳朵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我平时最爱的就是掏耳朵,平时有空,我就会拿个棉棒或牙签啊,有时候手边有什么顺手的东西,我都会拿来掏一下。”

大伯还说这几年自己的右耳经常觉得闷、涨,好像听力也很不好,但只是想到这是老年人的通病,毕竟年纪大了耳朵总是要背的,也就没怎么在意。

为明确诊断,医生又为徐大伯开出了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大伯的右侧外耳道骨壁、乳突区及听小骨骨质均被破坏、吸收,这些症状可能就是胆脂瘤破坏听小骨的传导功能而引发听力下降,又侵犯到面神经引起的面瘫的结果,如果再不及时进行干预,侵犯入脑就会引发生命危险。

红圈上方阴影部位就是徐大伯的胆脂瘤团块

近日,徐大伯进行了手术治疗,彻底清除了横行在他耳朵里的巨大胆脂瘤,并进行了耳道的修复。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大伯恢复也很快,他也表示,今后再也不敢乱掏耳朵了,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医生告诉我们:临床上,像这样自己乱掏耳朵掏出中耳炎、霉菌性外耳道炎、听力下降的病例屡见不鲜,但像大伯那样这样一掏掏出胆脂瘤的患者相对较少。

不过好在外耳道胆脂瘤并不是真性肿瘤,它的本质是一种忧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之所以叫做“瘤”是因为他会像瘤子一样破坏周边的结构。此病在各年龄段都可发病,中老年较为多见。

“这种病不仅是破坏大王,还相当狡猾!”医生说,“胆脂瘤在早期病变状态下很容易被误诊漏诊,若未及时就诊或失治,就会不断增殖,压迫侵犯周围骨质,后期会导致患者外耳道扩大、疼痛、听力下降、化脓等症状,而且该病症的破坏性较大,专门破坏耳朵里面的重要结构,比如具有传音功能的听小骨和面神经,从而可以造成听力损失或者面瘫。

更恐怖的是,人体的耳朵上面就是脑组织,仅隔了一薄层骨头,一旦胆脂瘤突破了这层骨质,炎症就会侵入到大脑内部,引起脑部感染,严重的会引起脑脓肿,危机患者生命。

医生提醒:对于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周围性面瘫、听力下降或眩晕等症状的病人,外耳道及鼓膜无病变发现,又不能为其他疾病解释,对症治疗无效者,应行高分辨CT检查以除外先天性胆脂瘤的可能。

日常不需要刻意去掏耳朵

耳屎其实是保护耳朵的防线,潜意识中,大部分人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建议是不要经常掏耳朵。耳屎缓慢地从耳道内移向耳道口,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会不断脱落排出耳朵外面,不用担心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如果一味去掏,反而可能损伤局部的软组织,引起外耳炎甚至鼓膜部位炎症,影响听力。

此外,经常掏耳朵还可能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对于耳屎被尘埃、脱屑包裹后形成的比较硬的耵聍,堵塞在外耳道部位时,可能会影响听力,这时候应该去耳鼻喉科让医生帮忙使用特定的器械取出来,建议不要自行掏硬度太强的耳屎。

潇湘医院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杭州78岁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肿瘤